拍品信息
作者
吴规臣
备注
设色纸本 册页
钤印:一、香轮、规臣、墨涛
二、香轮、付之一笑
三、规臣、笔砚精良
四、规臣、香轮、傍花川
五、我自用我法
六、规臣
七、规臣、画禅
八、上公冶山大人清赏,香轮女史吴规臣。香轮、规臣、画禅
WU GUICHEN(Qing Dynasty) Album Leaves of Flower and Bird from Xie Yun Xua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Album leaf of pieces
22.5×30.5cm×8 每幅约0.6平尺
RMB: 60,000-80,000
浓妆奚似淡妆美
——从一轴《墨桃图》看民国藏家品位
《墨桃图》由清康熙三十一年画家李琪枝所作,分别由民国海上名家王福厂、郑午昌题跋,在郑午昌题跋上钤两方鉴藏印:“孙俭欢喜”、“学虔堂”。
经过查阅中国古代画家辞典和有关资料,获取众多信息:
画家李琪枝
李琪枝(1622-1692),字云连,号奇峰,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著名画家,工画墨梅及墨竹笔墨简淡,意趣深远。
其爷爷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懒,痴居士等。明万曆年间进士,家有“鹤梦轩”、“六研斋”、“紫桃轩”等,作为其收藏书、画之所,工书画、精鉴赏,与董其昌、王惟俭齐名,并称“三大博物君子”。
其父亲李肇亨(1592-1664),号珂雪,又号醉鸥,工书法、精画理,善山水、富收藏,与赵左齐名的明书画大家。
出生世袭的文人世家,李琪枝自是画传家学,品格高雅。查阅近十多年拍卖纪录,李琪枝画作多有上拍。在2006年嘉德秋拍古代书画专场,孙俭收藏的李琪枝八开山水册页获得众多藏家追捧,以44万元成交。
此帧《墨桃图》(应是册页的一开)自左向右画四枝墨桃,构图简约,取法自然,从古人入,用墨用水极佳,一叶一花,充满情趣。右下方题:奇峰李琪枝笔,钤朱印:云连父,白印:奇峰子。
郑午昌题跋
“不着胭脂着墨痕,无宫息伪总销魂。浓妆奚似淡妆美,恍见斜阳红到门”。
落款:戊寅初弱龛郑午昌,钤朱印:午昌。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 浙江嵊县人,七岁能自写山水,观者称奇。1929年与谢公展、王伟等组织“蜜蜂书社”,1931年与黄宾虹等创立“中国画会”,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同时精画学理论,多部美术著作传世,阐述颇有新意和建树。
他对李琪枝这幅《墨桃图》的简短题跋阐发了他的美学观点。中国的水墨韵味无穷,一黑一白,大千世界。黄宾虹曾谈他的画“黑团团、墨团团,黑白团里天地宽”。郑午昌亦认为涂胭抹红的未必尽然,“浓妆奚似淡妆美”,水墨世界更蕴含无穷意境。
王福厂充满金石味的小篆题跋
李奇峰先生墨桃图真迹,落款:戊子孟冬三月王福厂题。钤白文:王褆朱文:福厂六十后书,右上方钤“古抗”闲章。
王福厂(1880-1960),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原名禔、别号印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其隶书、小篆和刻印名闻天下,亦是书画鉴赏大家。
藏家之一
吴仲坰(1897-1971),别署仲珺,字载和,斋名有餐霞合、师李斋等,江苏扬州人。仲坰少受濡染,治印曾受李伊桑启蒙,为晚清印坛傑出四大家之一黄牧甫再传弟子。与黄宾虹、王福厂友善,民国海上著名治印大家。
藏家之二
孙俭,其资料无从查证,但从近十年拍卖的古代书画资料中发现:其专长收藏古书画,而且其藏品质高品优,多有上拍,其中在北京匡时上拍的一件明万曆甲寅(1614年)许光祚作楷书千字文手卷上,有一方鉴藏印“曾藏姑苏孙俭家”。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孙俭是一位民国时期活跃在江苏苏州的文人雅士,喜好收藏,品位极高。那么这幅《墨桃图》试作这样推想。
在经历了二百多年战乱岁月后,存世不多的康熙年间名士李琪枝墨桃图完好无损,到了古书画藏家孙俭手里,自是喜爱有加,於是1938年请郑午昌题跋右下,钤印“孙俭欢喜”收藏印。於左下压角钤“学虔堂”朱印(此印应是孙俭斋名)。过十年,戊子年三月,再请王福厂题跋断真伪。这一画两题跋於戊子年六月辗转又为海上名士吴仲坰所得,专门装池成轴,并欣喜自题签条,“李奇峰先生写生精品,戊子六月得於沪上,重装并记。仲坰”。由此,这幅画作的真伪、水平及藏家收藏时间一览无余,充分体现了藏者识画、玩画的文人雅趣。
纵观全轴,满幅古雅清隽,尤其是郑午昌题跋一张,留下左边空白,当是藏家孙俭还准备另请名仕再题,但不知何故,至今留白,留下无尽遐想,另外,两方鉴藏印与王福厂题跋右上方闲章恰到好处,相得益彰。经考证:这幅《墨桃图》於1999年春季在上海朵云轩古代字画专场(编号789),第一次释出,当时被日本一藏家购买珍藏十五余年,今为我所得,有幸再续藏缘。
收藏乃雅事,一件藏品除了形而下的物质形态以外,更重要的是形而上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尺幅不大的这一书画轴,经过细细梳理,竟发现蕴含了已经远去的民国雅士鉴画、玩画、藏画品位,从而使今之观者领略到一种无尽的遐想和陶醉。
就此幅《墨桃图》而言,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郑午昌的题款可谓锦上添花,右下方的布局使得整幅画面重心平稳,左下方的一款印章也极为巧妙,秀丽俊逸的题款与奇峰之墨桃遥相呼应,和谐自然。王福厂的题诗堂“李奇峰先生墨桃真迹”又是对该作的高度肯定。款中“浓妆奚似淡妆美”是为《墨桃图》最好的诠释。
文/孙自锦
钤印:一、香轮、规臣、墨涛
二、香轮、付之一笑
三、规臣、笔砚精良
四、规臣、香轮、傍花川
五、我自用我法
六、规臣
七、规臣、画禅
八、上公冶山大人清赏,香轮女史吴规臣。香轮、规臣、画禅
WU GUICHEN(Qing Dynasty) Album Leaves of Flower and Bird from Xie Yun Xua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Album leaf of pieces
22.5×30.5cm×8 每幅约0.6平尺
RMB: 60,000-80,000
浓妆奚似淡妆美
——从一轴《墨桃图》看民国藏家品位
《墨桃图》由清康熙三十一年画家李琪枝所作,分别由民国海上名家王福厂、郑午昌题跋,在郑午昌题跋上钤两方鉴藏印:“孙俭欢喜”、“学虔堂”。
经过查阅中国古代画家辞典和有关资料,获取众多信息:
画家李琪枝
李琪枝(1622-1692),字云连,号奇峰,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著名画家,工画墨梅及墨竹笔墨简淡,意趣深远。
其爷爷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懒,痴居士等。明万曆年间进士,家有“鹤梦轩”、“六研斋”、“紫桃轩”等,作为其收藏书、画之所,工书画、精鉴赏,与董其昌、王惟俭齐名,并称“三大博物君子”。
其父亲李肇亨(1592-1664),号珂雪,又号醉鸥,工书法、精画理,善山水、富收藏,与赵左齐名的明书画大家。
出生世袭的文人世家,李琪枝自是画传家学,品格高雅。查阅近十多年拍卖纪录,李琪枝画作多有上拍。在2006年嘉德秋拍古代书画专场,孙俭收藏的李琪枝八开山水册页获得众多藏家追捧,以44万元成交。
此帧《墨桃图》(应是册页的一开)自左向右画四枝墨桃,构图简约,取法自然,从古人入,用墨用水极佳,一叶一花,充满情趣。右下方题:奇峰李琪枝笔,钤朱印:云连父,白印:奇峰子。
郑午昌题跋
“不着胭脂着墨痕,无宫息伪总销魂。浓妆奚似淡妆美,恍见斜阳红到门”。
落款:戊寅初弱龛郑午昌,钤朱印:午昌。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 浙江嵊县人,七岁能自写山水,观者称奇。1929年与谢公展、王伟等组织“蜜蜂书社”,1931年与黄宾虹等创立“中国画会”,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同时精画学理论,多部美术著作传世,阐述颇有新意和建树。
他对李琪枝这幅《墨桃图》的简短题跋阐发了他的美学观点。中国的水墨韵味无穷,一黑一白,大千世界。黄宾虹曾谈他的画“黑团团、墨团团,黑白团里天地宽”。郑午昌亦认为涂胭抹红的未必尽然,“浓妆奚似淡妆美”,水墨世界更蕴含无穷意境。
王福厂充满金石味的小篆题跋
李奇峰先生墨桃图真迹,落款:戊子孟冬三月王福厂题。钤白文:王褆朱文:福厂六十后书,右上方钤“古抗”闲章。
王福厂(1880-1960),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原名禔、别号印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其隶书、小篆和刻印名闻天下,亦是书画鉴赏大家。
藏家之一
吴仲坰(1897-1971),别署仲珺,字载和,斋名有餐霞合、师李斋等,江苏扬州人。仲坰少受濡染,治印曾受李伊桑启蒙,为晚清印坛傑出四大家之一黄牧甫再传弟子。与黄宾虹、王福厂友善,民国海上著名治印大家。
藏家之二
孙俭,其资料无从查证,但从近十年拍卖的古代书画资料中发现:其专长收藏古书画,而且其藏品质高品优,多有上拍,其中在北京匡时上拍的一件明万曆甲寅(1614年)许光祚作楷书千字文手卷上,有一方鉴藏印“曾藏姑苏孙俭家”。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孙俭是一位民国时期活跃在江苏苏州的文人雅士,喜好收藏,品位极高。那么这幅《墨桃图》试作这样推想。
在经历了二百多年战乱岁月后,存世不多的康熙年间名士李琪枝墨桃图完好无损,到了古书画藏家孙俭手里,自是喜爱有加,於是1938年请郑午昌题跋右下,钤印“孙俭欢喜”收藏印。於左下压角钤“学虔堂”朱印(此印应是孙俭斋名)。过十年,戊子年三月,再请王福厂题跋断真伪。这一画两题跋於戊子年六月辗转又为海上名士吴仲坰所得,专门装池成轴,并欣喜自题签条,“李奇峰先生写生精品,戊子六月得於沪上,重装并记。仲坰”。由此,这幅画作的真伪、水平及藏家收藏时间一览无余,充分体现了藏者识画、玩画的文人雅趣。
纵观全轴,满幅古雅清隽,尤其是郑午昌题跋一张,留下左边空白,当是藏家孙俭还准备另请名仕再题,但不知何故,至今留白,留下无尽遐想,另外,两方鉴藏印与王福厂题跋右上方闲章恰到好处,相得益彰。经考证:这幅《墨桃图》於1999年春季在上海朵云轩古代字画专场(编号789),第一次释出,当时被日本一藏家购买珍藏十五余年,今为我所得,有幸再续藏缘。
收藏乃雅事,一件藏品除了形而下的物质形态以外,更重要的是形而上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尺幅不大的这一书画轴,经过细细梳理,竟发现蕴含了已经远去的民国雅士鉴画、玩画、藏画品位,从而使今之观者领略到一种无尽的遐想和陶醉。
就此幅《墨桃图》而言,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郑午昌的题款可谓锦上添花,右下方的布局使得整幅画面重心平稳,左下方的一款印章也极为巧妙,秀丽俊逸的题款与奇峰之墨桃遥相呼应,和谐自然。王福厂的题诗堂“李奇峰先生墨桃真迹”又是对该作的高度肯定。款中“浓妆奚似淡妆美”是为《墨桃图》最好的诠释。
文/孙自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