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黄西爽
备注
水墨纸本 镜片 乙未 1955年作
题识:王晋卿渔村小雪。王诜字亚卿,太原人。徙居开封尚宋英宗女大魏国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利州防御示使与苏眉山郭何阳月时,笔墨潇洒俊逸,深得李营邱遗法。此图原本极精,布局用笔不在烟江叠嶂,图下清刚之气溢於绢素,令人爱不忍释,特捻佳纸,试北曹墨缩临此本,工拙不计聊作数日,清深云尔。乙未冬日黄西爽并识。
钤印:黄敦良书画记、筠青居、五十之年忽焉已至、黄西爽
简介:黄西爽,字文治,曾用名黄敦良、黄醒秋,浙江吴兴人。黄西爽出生於中医世家,自幼继承父业,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医术精湛,是海上名闻一时的中医泰斗。诊病之余,黄西爽对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其善作水墨山水。在书画创作上,他主要汲取了宋、元画家的笔意和经验,同时,他与沪上名家吴湖帆、沈尹默、谢稚柳、陆俨少、吴青霞等交谊深厚,在创作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因而他的作品大都结构严谨、笔致精逸,笔墨飘逸,并且备受名家推崇,但传世作品大多流散民间。
说明:1.Lot243-245同一藏家提供。
2.直接得自上款人家属。
huang xishuang(1906-1967)
Snow in Fishing Village Imitated as Wang Jinqing
Ink on paper; Framed
37×191cm 约6.4平尺
RMB: 200,000-300,000
《梅景风承》—吴湖帆及其弟子作品专场 第七期
梅景庵中说梅景
吴湖帆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也是一位相当权威的收藏鉴赏家,他的绘画艺术和丰富的收藏相互影响,更使他在这两个领域里成为统领一时潮流的领袖人物。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名万,又名倩、倩庵。1915年与潘家千金潘静淑联姻。妻子潘静淑三十初度时,岳父潘仲午用珍贵的宋刻《梅花喜神谱》相赠,名播海内的“梅景书屋”由此而得名。共同摹古、共同创作,基於相同爱好,二人婚後极为相得。1939年潘静淑的病逝给吴湖帆以沉重的打击,身心受到重创。为了排解悲痛,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画事和培养年轻画家上。1941年,吴湖帆正式收了八个弟子,有朱梅邨、陆抑非、徐邦达、俞子才等。後来又陆续增收了王季迁、张守成等四十餘人。
徐邦达(1911-2012)名旁,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蠖叟,浙江海宁人,生於上海。早年从事美术创作,1947年曾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个人画展。1950年调北京国家文物局,主要从事古书画的鉴定工作。1953年以各地徵集和收购到的3500幅珍贵书画作品为基础,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1978年起,奉派到各地收藏书画,历时8年。期间又曾去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鉴定书画藏品和参加学术研讨会。
陆抑非(1908-1997),名冲,後改名翀,初字一飞。少从李西山习花鸟画,後由朱屺瞻介绍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助教,又兼任新华艺专教授。1937年在沪举行个人画展,此间得览内兄孙伯渊收藏的古名画,并在张大千指教下进行临摹。同年拜吴湖帆为师,由吴湖帆为其改字“抑非”。其作品三次参加“梅景书屋”画展。
朱梅邨(1911-1993),髫龄即喜绘事,初从名画家樊少云先生游,得其矩度。十三岁随吴湖帆母舅,晨夕观摩,艺事日进,深得真谛。舅氏《梅景书屋》所藏缥缃玉轴历代名迹,俱得以悉心临摹,汲取神髓。尤从其舅氏之水墨溶化,煙云渲染,及若有若无,控虚控实的技法,领会无遗,三折其肱,佳作风驰画坛。
张守成,简名成,幼名竞新,字子靖。画室名有:语溪草堂、天平楼、灵寿花馆等。上海市上海县人,1918年3月生。七岁时临摹《芥子园画传》,1936年毕业於上海民立中学,继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旋转学国画。1938年师从吴湖帆,为入室弟子。1953年任上海国画工作者互助组大组长,196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兼创作秘书,後专任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1982年定居美国纽约,初任康州学院访问教授,後任华美协进社和神圣艺术学校国画教授,并在画室“灵寿花馆”课徒,教授书法、国画。擅山水、花鸟,偶涉草虫、走兽。早年专攻宋元工笔,作品清新泽润,刻划细致,富有情趣。近年作品笔墨浑厚,用色瑰丽多采,更见新奇。曾多次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
徐玥(1916-2002)字班索著名画家,江苏吴县人,吴湖帆外甥女,梅景书屋入室弟子,工花卉兼山水,设色简淡典雅。用水用墨恰到好处。与其夫钱锡和收藏书画较丰富。
题识:王晋卿渔村小雪。王诜字亚卿,太原人。徙居开封尚宋英宗女大魏国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利州防御示使与苏眉山郭何阳月时,笔墨潇洒俊逸,深得李营邱遗法。此图原本极精,布局用笔不在烟江叠嶂,图下清刚之气溢於绢素,令人爱不忍释,特捻佳纸,试北曹墨缩临此本,工拙不计聊作数日,清深云尔。乙未冬日黄西爽并识。
钤印:黄敦良书画记、筠青居、五十之年忽焉已至、黄西爽
简介:黄西爽,字文治,曾用名黄敦良、黄醒秋,浙江吴兴人。黄西爽出生於中医世家,自幼继承父业,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医术精湛,是海上名闻一时的中医泰斗。诊病之余,黄西爽对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其善作水墨山水。在书画创作上,他主要汲取了宋、元画家的笔意和经验,同时,他与沪上名家吴湖帆、沈尹默、谢稚柳、陆俨少、吴青霞等交谊深厚,在创作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因而他的作品大都结构严谨、笔致精逸,笔墨飘逸,并且备受名家推崇,但传世作品大多流散民间。
说明:1.Lot243-245同一藏家提供。
2.直接得自上款人家属。
huang xishuang(1906-1967)
Snow in Fishing Village Imitated as Wang Jinqing
Ink on paper; Framed
37×191cm 约6.4平尺
RMB: 200,000-300,000
《梅景风承》—吴湖帆及其弟子作品专场 第七期
梅景庵中说梅景
吴湖帆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也是一位相当权威的收藏鉴赏家,他的绘画艺术和丰富的收藏相互影响,更使他在这两个领域里成为统领一时潮流的领袖人物。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名万,又名倩、倩庵。1915年与潘家千金潘静淑联姻。妻子潘静淑三十初度时,岳父潘仲午用珍贵的宋刻《梅花喜神谱》相赠,名播海内的“梅景书屋”由此而得名。共同摹古、共同创作,基於相同爱好,二人婚後极为相得。1939年潘静淑的病逝给吴湖帆以沉重的打击,身心受到重创。为了排解悲痛,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画事和培养年轻画家上。1941年,吴湖帆正式收了八个弟子,有朱梅邨、陆抑非、徐邦达、俞子才等。後来又陆续增收了王季迁、张守成等四十餘人。
徐邦达(1911-2012)名旁,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蠖叟,浙江海宁人,生於上海。早年从事美术创作,1947年曾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个人画展。1950年调北京国家文物局,主要从事古书画的鉴定工作。1953年以各地徵集和收购到的3500幅珍贵书画作品为基础,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1978年起,奉派到各地收藏书画,历时8年。期间又曾去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鉴定书画藏品和参加学术研讨会。
陆抑非(1908-1997),名冲,後改名翀,初字一飞。少从李西山习花鸟画,後由朱屺瞻介绍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助教,又兼任新华艺专教授。1937年在沪举行个人画展,此间得览内兄孙伯渊收藏的古名画,并在张大千指教下进行临摹。同年拜吴湖帆为师,由吴湖帆为其改字“抑非”。其作品三次参加“梅景书屋”画展。
朱梅邨(1911-1993),髫龄即喜绘事,初从名画家樊少云先生游,得其矩度。十三岁随吴湖帆母舅,晨夕观摩,艺事日进,深得真谛。舅氏《梅景书屋》所藏缥缃玉轴历代名迹,俱得以悉心临摹,汲取神髓。尤从其舅氏之水墨溶化,煙云渲染,及若有若无,控虚控实的技法,领会无遗,三折其肱,佳作风驰画坛。
张守成,简名成,幼名竞新,字子靖。画室名有:语溪草堂、天平楼、灵寿花馆等。上海市上海县人,1918年3月生。七岁时临摹《芥子园画传》,1936年毕业於上海民立中学,继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旋转学国画。1938年师从吴湖帆,为入室弟子。1953年任上海国画工作者互助组大组长,196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兼创作秘书,後专任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1982年定居美国纽约,初任康州学院访问教授,後任华美协进社和神圣艺术学校国画教授,并在画室“灵寿花馆”课徒,教授书法、国画。擅山水、花鸟,偶涉草虫、走兽。早年专攻宋元工笔,作品清新泽润,刻划细致,富有情趣。近年作品笔墨浑厚,用色瑰丽多采,更见新奇。曾多次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
徐玥(1916-2002)字班索著名画家,江苏吴县人,吴湖帆外甥女,梅景书屋入室弟子,工花卉兼山水,设色简淡典雅。用水用墨恰到好处。与其夫钱锡和收藏书画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