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39
曾梵志(b.1964 ) 无题07-10-8
拍卖会
202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起潮时代》——现当代艺术及区块链·数字艺术专场
图录号
539
作  者
曾梵志(b.1964 )
尺  寸
215*330cm
估  价
RMB6,800,000~10,000,000
起拍价
RMB6,80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曾梵志(b.1964 )
尺寸
215*330cm
质地
布面油画
年代
2007年作
钤印
签名:右下 曾梵志 2007 Zeng FanZhi
备注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展览:2008年 刘兰收藏展 北京公社画廊 / 北京。
2009年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藏品邀请展 宋庄和静园艺术馆 / 北京。
2014年 守望经典对话当代 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 全国农业展览馆 / 北京。

曾梵志,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于北京居住和创作。他的作品以其严谨而独特的造型,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外框下,采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其曾获得过九十年代中国美术双年展优秀展,被冠以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艺术家的称号,被认为是当代中国较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2020年6月4日,曾梵志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10,889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7位。
作为中国当代顶尖艺术家之一,曾梵志在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持续探索着绘画的可能性,从九十年代初的「医院」和「肉」系列的人文主义情怀,到诰问个体存在意义的「面具」系列,曾梵志的肖像绘画刻划一代人精神面貌,使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抽象风景」系列承接曾梵志自2000年起开始蕴酿的全新创作手法。他以“乱笔”系列完成另一种风格蜕变,成为曾梵志如今持续探索的重要个人风格符号。“乱笔”系列缘起于曾梵志的一次手伤。2005年春天曾梵志不小心伤到了右手大拇指,由于当时右手什么都不能做,他便开始尝试用左手绘画。左手作画带给曾梵志一种奇特的感觉。“左手不停地出错,但所有的错误叠在一起,画面又如此特别。太有意思了,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乱笔”创作是曾梵志对绘画语言的再次探索,他在左手无法精准控制用笔的体验中获得了关于线条的灵感。一种全新的,以纯粹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然和意识的“抽象风景”从画布上生长出来。浓烈的对比,凌乱交织的线条,翩若惊鸿的走势,让作品内蕴某种东方色彩。
我们发现,曾梵志的乱草题材并非完全是一种景象和客观呈现,他也试图在“乱草”中加入历史和人文内涵,此幅是对文革时期视觉记忆的再现,对于曾经历过那个“火热”时代的人们来说,八大革命样板戏是极为熟悉的,曾梵志将《沙家浜》中的人物设置于“乱草”之后,透过乱草的间隙,我们去窥探记忆场域。沙家浜的故事情节脱胎于1939年的一个真实的事迹,叶飞率领江南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留下了36名伤病员,他们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苦,重建武装,坚持抗日斗争。在曾梵志的画中,我们则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氛围,灰冷的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来气,乱草基本上遮住了人物的面容,凌乱、紧张、千钧一发。我们不得不为阿庆嫂他们的命运担忧,在这样的黑云欲催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不能脱险。曾梵志将表现主义描绘气氛和精神特质的专长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几乎不用听到声音,看到动作就能体会到环境的紧张空气。风声雨意、浩荡的芦苇、紧张的气氛,这些都是编剧所赋予这一戏剧性场景的气氛,但是在样板戏中,我们好像很难感受这些,有的只是英雄人物的高大全。而曾梵志对经典京剧的这次再现则成功再现了这一场景的氛围,看似逸笔草草,却蕴含深意,将芦苇化为乱草,既是对乱草系列题材的延续,又是对历史经典的还原,堪称是当代艺术中“挪用”的精彩之作。
作为一名对自己的艺术技能和表达形式持续具有创新力的艺术家,曾梵志的艺术不断探索着线条与控制、时间与奇点以及作品中时而隐匿、时而显现的互动关系,他以坚韧的独立性和毅力坚持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与这些主题较量着。曾梵志对东西方艺术历史的深入探索,无疑造就了他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届最知名和最被认可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