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石瓢壶,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始于曼生,经后人不断改良,成为广受欢迎之壶式。此壶以段泥为胎,下奢上敛,直流,压盖,桥钮,三角把,壶身钤刻以诗句装饰。整体造型稳重,比例合宜。壶底钤印“曼生监制”,盖内钤“友兰”椭圆章,壶身刻款“曼生”,当为清中晚期时文人所定制之佳器。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左右,任溧阳县宰,好紫砂工艺,自绘紫砂壶十八图样,请杨彭年及杨之弟妹并邵二泉等制壶,自在壶上刻铭,称“曼生壶”。
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艺术风格俊雅精美,式度严谨。传器以光素器为主。
350 ml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左右,任溧阳县宰,好紫砂工艺,自绘紫砂壶十八图样,请杨彭年及杨之弟妹并邵二泉等制壶,自在壶上刻铭,称“曼生壶”。
邵友兰,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艺术风格俊雅精美,式度严谨。传器以光素器为主。
35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