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乾隆帝
尺寸
171.5×67.5cm 约10.4平尺
质地
手绘云龙纹蜡笺
出版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二)》,第15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
著录:《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八册P34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著录:《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八册P34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备注
释文:两世豫州抚,况随父任曾。政方应所悉,家训夙常承。莫谓已知可,要当益励仍。河防资协理,安晏福黎蒸。赐河南巡抚何裕城。御笔。
说明:何裕城(1726-1790),字福天,号惺庵。山阴(今绍兴)人。清乾隆间,以贡生入资捐道员。历任山东督粮道、河南河北道、江南河库道。后升河南巡抚。治河功着。其父何煟(?-1774)字谦之,清雍正十三年(1735)入资授州同。效力江南河工。乾隆十六年调两淮盐运使兼管河务。三十九年(1775)加总督衔领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一生治河,功绩卓著。乾隆赐诗,赞为“爱民知政”。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0月。
简介:乾隆帝弘历,高宗纯皇帝,姓爱新觉罗,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建元乾隆。游艺笔墨,兼擅山水、花草、兰竹、梅花、折枝。喜用董其昌笔法,作平远小景。间写佛像,亦只以数笔钩勒而成。然散在民间者,以松梅花果之属为较多。纵情翰墨,肆意游览,每至一处,必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盖仿赵孟俯,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内府收藏,尤极美富。乾隆九年(1744)诏编石渠宝笈四十四卷,凡秘阁所藏书画及款识题跋与曾邀奎章宝玺者,一一胪载。
说明:何裕城(1726-1790),字福天,号惺庵。山阴(今绍兴)人。清乾隆间,以贡生入资捐道员。历任山东督粮道、河南河北道、江南河库道。后升河南巡抚。治河功着。其父何煟(?-1774)字谦之,清雍正十三年(1735)入资授州同。效力江南河工。乾隆十六年调两淮盐运使兼管河务。三十九年(1775)加总督衔领河南巡抚,授兵部尚书。一生治河,功绩卓著。乾隆赐诗,赞为“爱民知政”。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0月。
简介:乾隆帝弘历,高宗纯皇帝,姓爱新觉罗,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建元乾隆。游艺笔墨,兼擅山水、花草、兰竹、梅花、折枝。喜用董其昌笔法,作平远小景。间写佛像,亦只以数笔钩勒而成。然散在民间者,以松梅花果之属为较多。纵情翰墨,肆意游览,每至一处,必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盖仿赵孟俯,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内府收藏,尤极美富。乾隆九年(1744)诏编石渠宝笈四十四卷,凡秘阁所藏书画及款识题跋与曾邀奎章宝玺者,一一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