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陈钧德(B.1937)
尺寸
80×70 cm.
备注
版数:76/99
李山
1942年生于黑龙江,在1964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长年工作及定居在上海,是早期中国前卫艺术代表画家之一。
“胭脂”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驱动意愿,是灰色地带的一种闪亮。它肤浅,但它有着能将正儿八经的事物“胭脂”掉的力量。—李山
于李山而言,动物形象也是可以代表他所追求的生命原始性的艺术文化符号,也表现他一直挣脱压迫对自由的追求。李山认为“鹅慵懒,莲花媚俗,这些符号最贴切“胭脂”主题。”而传统佛教文化中,鹅有世俗的五德,是吉祥的化身;莲花则是高贵和圣洁的象征。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便是李山所言的“灰色地带”,是属于每一种文化背景,每一个人的“灰色地带”。
李山以鹅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多见,此版画是七张之一,代表其中一天“鹅”(我)自由,也对照这一天独特心情。
李山
1942年生于黑龙江,在1964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长年工作及定居在上海,是早期中国前卫艺术代表画家之一。
“胭脂”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驱动意愿,是灰色地带的一种闪亮。它肤浅,但它有着能将正儿八经的事物“胭脂”掉的力量。—李山
于李山而言,动物形象也是可以代表他所追求的生命原始性的艺术文化符号,也表现他一直挣脱压迫对自由的追求。李山认为“鹅慵懒,莲花媚俗,这些符号最贴切“胭脂”主题。”而传统佛教文化中,鹅有世俗的五德,是吉祥的化身;莲花则是高贵和圣洁的象征。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便是李山所言的“灰色地带”,是属于每一种文化背景,每一个人的“灰色地带”。
李山以鹅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多见,此版画是七张之一,代表其中一天“鹅”(我)自由,也对照这一天独特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