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1023~约1085 水墨绢本 手卷 1069年作 题识:熙宁二年三月,郭熙。
鉴藏印:石渠宝笈、江村秘藏、南海孔氏世家宝玩、孔广陶印、岳雪楼、王翚、石谷、少唐审定、黄绍宪家藏印、季彤审定、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 说明:鉴藏者为乾隆(1711-1799)、孔广陶(1832-1890),高士奇(1645-1703)、王翚(1632-1717)、黄季度(1862-1897)、潘正炜,(1791-1850)
简介:
1.郭熙,字淳夫,河阳府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2.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清高宗,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今雍和宫),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
3.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出生于浙江余姚樟树乡,清代学者。追谥文恪,葬于县城南郊。谥号“文恪”。其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江村销夏录》、《扈从西巡日录》等。
4.孔广陶,字鸿昌、一字怀民,号少唐,别称少唐居士。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广东南海南庄罗格人。孔子第七十代孙。父孔继勋,早年经商,以经营盐业致富。国学生,官分部郎中、编修。嗜书,富收藏,以收藏武英殿刻本书籍出名。以巨资购书。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又有“岳雪楼”,所藏之书,皆为精品,尤以清殿本为富。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广东四大藏书家”。
5.王翚,字石谷,号瞿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虞山派创始人。初为王鉴弟子,后转师王时敏,王时敏推崇其画,以为最能得古人精髓者。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加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
6.黄季度,名绍宪,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清鉴藏家。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工书画,精篆刻。存世有《在山草堂烬余稿》。
7.潘正炜,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颿楼主人,广东番禺人。洋行商人,广东著名鉴藏家。精鉴别,富收藏书、画,著有《听帆楼诗钞》、《听帆楼书画记》等。 28×284cm 约7.2平尺
鉴藏印:石渠宝笈、江村秘藏、南海孔氏世家宝玩、孔广陶印、岳雪楼、王翚、石谷、少唐审定、黄绍宪家藏印、季彤审定、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 说明:鉴藏者为乾隆(1711-1799)、孔广陶(1832-1890),高士奇(1645-1703)、王翚(1632-1717)、黄季度(1862-1897)、潘正炜,(1791-1850)
简介:
1.郭熙,字淳夫,河阳府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2.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清高宗,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今雍和宫),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
3.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出生于浙江余姚樟树乡,清代学者。追谥文恪,葬于县城南郊。谥号“文恪”。其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江村销夏录》、《扈从西巡日录》等。
4.孔广陶,字鸿昌、一字怀民,号少唐,别称少唐居士。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广东南海南庄罗格人。孔子第七十代孙。父孔继勋,早年经商,以经营盐业致富。国学生,官分部郎中、编修。嗜书,富收藏,以收藏武英殿刻本书籍出名。以巨资购书。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又有“岳雪楼”,所藏之书,皆为精品,尤以清殿本为富。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广东四大藏书家”。
5.王翚,字石谷,号瞿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虞山派创始人。初为王鉴弟子,后转师王时敏,王时敏推崇其画,以为最能得古人精髓者。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加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
6.黄季度,名绍宪,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清鉴藏家。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工书画,精篆刻。存世有《在山草堂烬余稿》。
7.潘正炜,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颿楼主人,广东番禺人。洋行商人,广东著名鉴藏家。精鉴别,富收藏书、画,著有《听帆楼诗钞》、《听帆楼书画记》等。 28×284cm 约7.2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