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17
-- 清康熙 青花留白绿龙纹盘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古董珍玩》——瓷器、文房、杂项专场
图录号
817
作  者
--
尺  寸
--
估  价
RMB120,000~320,000
成交价
RMB299,000
拍品信息
备注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说明:盘敞口,浅壁,大平底,圈足。胎质细腻白皙,釉色莹润透亮,盘以青花地留白加绘绿彩龙纹装饰,青花发色艳丽却无骄奢之感,绿彩莹碧却显英武之气。盘心双龙姿态蜿蜒矫健,双目圆瞪,龙口微张,龙身鳞片清晰可见,特别是四只足爪所呈现出的锐利感,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是这一时代充满自信,强健有力的精神风貌的象征。康熙时期的色地绿彩器以白地、黄地为主,青花地较为少见。康熙青花是瓷器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娇艳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泽,精湛的绘画装饰,千姿百态的器物造型独步中国陶瓷史。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收藏价值,自晚清至民国的官、民窑,以及现代景德镇的大小窑口都竞相仿制。康熙在位长达61年,康熙瓷器的制作也分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康熙青花造型整体风格古拙、凝重,线条刚劲,转折硬朗,相对于整个清代,器物造型多显得厚重。此品即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造型厚重,所绘龙纹神气十足,气魄宏大,是清康熙时期水平高超的艺术珍品。康熙青花之所以闻名,主要在于其青花绝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决于青料的质量。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调差异很大,其变化的过程基本是循着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调发展,巅峰时期应是康熙中期。这个时期制瓷工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料特性,烧制出了闻名于世的“五彩青花”,即仅用一种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远近、阴阳向背,使画面极具立体感,达到了中国画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于其色泽亮丽,所以又将其称为“翠毛蓝”和“宝石蓝”。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云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坏,除了青料的质量之外,还要看青料中的钴、锰、铝的调配比例是否得当,配置得当,青花发色就会明快艳丽;配置不当,青花发色就显得灰暗或者发黑。康熙青花的画工绝佳,其绘画技法精湛,题材广泛,总体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后人的盛赞,《饮流斋说瓷》曾以瓷比诗,评曰:“至于康熙,殊如李杜,无美不臻而波澜老成,纯乎天马行空,不可羁勒矣。”对比本件拍品,国内外多家重要博物馆也有类似收藏,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均有收藏, 可资参考。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直径:36.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