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设色纸本 成扇 1947年作 题识:
1.丁亥秋,大石居士唐云。
2.丁亥六月,大石居士唐云写于尺菴。
3.稚柳居士。
4.暖雾沉沉透晓窗,催红山未因霜。丁亥新秋,稚柳谢稚。
5.大千居士,爰。
6.轻裾翻鸟绿,短里卷鹅黄。丁亥六月,张大千爰。
7.吴湖帆。
8.绿窗清影。丁亥冬至,戏仿六如笔趣,吴湖帆。
钤印:谢稚、稚柳、唐云(2次)、倩盦、湖帆书画、张爰私印、张爰 释文:
1.客里迎春似故乡,屠苏饮罢兴偏长。画成如许赠君去,休笑情纸一张。
2.竹里霜催野果红,秋禽无语对西风。嫣香不道春间路,还与疏林烂漫通。
3.大壑藏舟计未酬,黄龙峒口游罗浮。
4.爱敬古梅如宿士,更遣飞花绣好春。
张大千,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吴湖帆,名万、倩,字东庄,号倩庵,江苏苏州人。“三吴一冯”之一,其梅景书屋培养了王季迁、陆抑非、徐邦达等书画名人。收藏甚丰,精鉴别、填词。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为海上重要名家。
谢稚柳,名稚,字稚柳,以字行,晚号壮暮,江苏常州人。著名画家、鉴定家。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唐云,字侠尘,别号东原、药尘、药城、药翁、老药、玄丁、大石、大石居士、大石翁,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代院长、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为海上花鸟画“四大名旦”之一。
此幅书画集锦扇汇集了著名书画家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唐云的书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四位大师均选用花鸟题材,内容与意境各不相同,各擅胜场,气格不凡。
吴湖帆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誉,家传唐寅《修竹茅亭图》,尤为宝之,在此扇面言明学其笔墨而成,虽托名仿古,实能融合前贤技法而自成一家。主体采用花青所绘而成,浓淡皆宜,区分近远,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苍翠丰润,平淡清逸,彰显竹之本真。在其右侧,张大千笔下的萱花,堪称一绝。长叶自右侧跃然纸上,墨色勾勒,飘逸灵动,几笔之下,神韵毕显。花朵以没骨法绘制,含苞至盛放,姿态各异,花瓣丰盈且层次分明,墨彩相照,工写兼备,尽显没骨花卉之高超境界。
扇面另一面,左边展现了谢稚柳所钟情的红叶主题,右边则为唐云擅长的荷花。谢稚柳画中的几片秋叶霜染而红,设色明艳,与周围淡墨绘制的奇石与草叶形成对比,线条灵动有力,古雅中见生机。唐云画风超逸旷达而不失亲切,他运用没骨技法绘制荷花,以淡雅的色彩轻柔铺陈,展现出素净高洁的风范。在处理荷叶的残破细节时,他巧妙地以赭石点缀,赋予画面生动自然之感,加之画中游弋的小虾,生机盎然,润泽灵动。此扇面唐云所绘部分经由唐云之子唐逸览先生鉴定为真迹,几位画家皆是当时画坛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集此一扇,颇为难得。 18.5×45.5cm 约0.8平尺
1.丁亥秋,大石居士唐云。
2.丁亥六月,大石居士唐云写于尺菴。
3.稚柳居士。
4.暖雾沉沉透晓窗,催红山未因霜。丁亥新秋,稚柳谢稚。
5.大千居士,爰。
6.轻裾翻鸟绿,短里卷鹅黄。丁亥六月,张大千爰。
7.吴湖帆。
8.绿窗清影。丁亥冬至,戏仿六如笔趣,吴湖帆。
钤印:谢稚、稚柳、唐云(2次)、倩盦、湖帆书画、张爰私印、张爰 释文:
1.客里迎春似故乡,屠苏饮罢兴偏长。画成如许赠君去,休笑情纸一张。
2.竹里霜催野果红,秋禽无语对西风。嫣香不道春间路,还与疏林烂漫通。
3.大壑藏舟计未酬,黄龙峒口游罗浮。
4.爱敬古梅如宿士,更遣飞花绣好春。
张大千,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吴湖帆,名万、倩,字东庄,号倩庵,江苏苏州人。“三吴一冯”之一,其梅景书屋培养了王季迁、陆抑非、徐邦达等书画名人。收藏甚丰,精鉴别、填词。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为海上重要名家。
谢稚柳,名稚,字稚柳,以字行,晚号壮暮,江苏常州人。著名画家、鉴定家。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唐云,字侠尘,别号东原、药尘、药城、药翁、老药、玄丁、大石、大石居士、大石翁,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代院长、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为海上花鸟画“四大名旦”之一。
此幅书画集锦扇汇集了著名书画家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唐云的书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四位大师均选用花鸟题材,内容与意境各不相同,各擅胜场,气格不凡。
吴湖帆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誉,家传唐寅《修竹茅亭图》,尤为宝之,在此扇面言明学其笔墨而成,虽托名仿古,实能融合前贤技法而自成一家。主体采用花青所绘而成,浓淡皆宜,区分近远,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苍翠丰润,平淡清逸,彰显竹之本真。在其右侧,张大千笔下的萱花,堪称一绝。长叶自右侧跃然纸上,墨色勾勒,飘逸灵动,几笔之下,神韵毕显。花朵以没骨法绘制,含苞至盛放,姿态各异,花瓣丰盈且层次分明,墨彩相照,工写兼备,尽显没骨花卉之高超境界。
扇面另一面,左边展现了谢稚柳所钟情的红叶主题,右边则为唐云擅长的荷花。谢稚柳画中的几片秋叶霜染而红,设色明艳,与周围淡墨绘制的奇石与草叶形成对比,线条灵动有力,古雅中见生机。唐云画风超逸旷达而不失亲切,他运用没骨技法绘制荷花,以淡雅的色彩轻柔铺陈,展现出素净高洁的风范。在处理荷叶的残破细节时,他巧妙地以赭石点缀,赋予画面生动自然之感,加之画中游弋的小虾,生机盎然,润泽灵动。此扇面唐云所绘部分经由唐云之子唐逸览先生鉴定为真迹,几位画家皆是当时画坛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集此一扇,颇为难得。 18.5×45.5cm 约0.8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