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13
-- 徐悲鸿 天寒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禾风》——中国重要书画夜场
图录号
8013
作  者
--
尺  寸
--
估  价
RMB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621,000
拍品信息
备注
设色纸本
立轴
1931年作
题识:天寒。辛未晚秋,镜渊先生教,悲鸿。
钤印:东海王孙
说明:上款人“镜渊”为吴镜渊(1875-1943),名有伦,字镜渊,以字行。武进人,前清秀才、实业家,曾任大成纺织染厂、安达纺织厂常务董事、董事长。中华书局创始人之一。吴阶平伯父。
注:此作于2024年5月13日经徐悲鸿长孙徐小阳先生鉴定为真迹并附讲解视频。

寒天鹤梅 笔墨移情
——赏徐悲鸿《天寒》
“天寒知运速,况复雁南飞”,“天寒”一词出自西晋诗人郭泰机所传唯一五言古诗《答傅咸》,其意指天气转冷的物候现象,亦表示时间。如唐代杜甫写“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宋朝张炎写“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不同于徐悲鸿寻常所流通的仙鹤苍松或喜鹊梅花题材作品,此幅《天寒》取仙鹤与梅花相结合,及其珍罕,为目前仅见。从画面上来看,徐悲鸿似是在赞美梅花之傲然坚韧,不畏严寒,感叹白鹤之高洁品格,从容面对冷冬。作品题材呼应“梅妻鹤子”这一表达文人隐士高洁情操的传统典故,但其深刻意涵不尽于此。
此作绘于1931年,正值徐悲鸿将爱国精神付诸宏大创作的重要时期,此前他已绘制了众多大型主题创作,如《田横五百士》等。时局动荡之时,徐悲鸿作此件仙鹤梅花,以“天寒”为名,其目的更在于借物喻人,以美好之物来赞叹那些不畏“严酷现实”而乐于奉献的“爱国战士”。此件作品受赠人为常州富商吴镜渊。吴氏在1918年与俞复等人组成维华银团,筹资10多万元,作为印制教科书的周转资金,挽救中华书局于危难,为抢救中华文化,传播知识做出重要贡献,故而当列徐悲鸿所赞美与钦佩的对象之中。
徐悲鸿作品常有“托兴、致力、造诣、自况”之特点,《天寒》一作表面文静内敛,其背后不仅表达了徐悲鸿深刻的爱国情感,更体现了一种文人与战士并行的内在骨气,是写实主义和文学情操巧妙组合的一件佳品。
128.5×32cm 约3.7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