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说明:胭脂红创烧于清康熙末年,为珐琅彩料之一,以微量金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烘烧而成的低温红釉。先前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因其色一如妇女化妆所用之胭脂,故名。由于烧制不易,提纯困难,颇为名贵,《陶雅》谓之“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亡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此对碗造型纤巧,胎质坚致,内壁素白釉,外壁所饰胭脂红釉匀净鲜亮,釉色夺目鲜明,两者交辉,相映成趣。此碗造型周正,胎体轻薄,釉彩纯正精良,底足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古朴典雅,成对流传。
注:文物商店库出。
直径:11.7cm
说明:胭脂红创烧于清康熙末年,为珐琅彩料之一,以微量金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烘烧而成的低温红釉。先前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因其色一如妇女化妆所用之胭脂,故名。由于烧制不易,提纯困难,颇为名贵,《陶雅》谓之“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亡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此对碗造型纤巧,胎质坚致,内壁素白釉,外壁所饰胭脂红釉匀净鲜亮,釉色夺目鲜明,两者交辉,相映成趣。此碗造型周正,胎体轻薄,釉彩纯正精良,底足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古朴典雅,成对流传。
注:文物商店库出。
直径:11.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