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649
-- 明以前 龙泉青釉纸槌瓶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古董珍玩》——瓷器、玉器、杂项专场
图录号
1649
作  者
--
尺  寸
--
估  价
RMB380,000~580,000
成交价
RMB575,000
拍品信息
备注
说明:青釉烧造历史悠久,起于北宋,一度佚失于元明,至雍正朝由御窑督陶官唐英成功复烧。千年美学,始终如一,历代帝皇均对青釉爱不释手,乾隆皇帝最喜宋瓷粉青釉器,更把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纸槌瓶纳入收藏,于器物刻上御题诗,此器与本拍品同出一彻。
本品因形以纸槌而得名。南宋时期由于北宋政权南移至杭州,基于祭祀等方面的需要,北方的制釉技术在龙泉窑得以延续。长颈盘口瓶由北宋汝窑首度烧造,南宋官窑的作品中也多所继承,为官方所垂青。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瓷场分布广泛,产品种类多样,南宋之后,成为供应海内外器用的重要窑场。龙泉窑纸槌瓶见有两类,长颈两侧饰有双耳或不饰者,这些纸槌瓶不仅在宋、元时期的许多墓葬及窖藏中频繁出现,在海外贸易瓷遗址也经常见及。
瓶盘口,长颈斜肩,直筒状器腹,底浅挖为足。胎体厚重,通体里外施青釉,釉脂凝润,通体无纹,施釉至足际,足缘无釉露灰白胎。全器釉色粉青敦厚,凝练的釉汁将每一折曲修饰圆润。足端无釉,灰胎,与釉接处成黄褐色。此瓶造型简约端庄,形、釉合度,超绝群伦。此瓶造型优美,极好的呈现了作品的釉色之美。
宋廷南渡之后,南宋官窑和龙泉窑皆有仿制纸槌瓶造型,丰富了南宋宫廷的艺术审美。南宋龙泉窑曾烧造与南宋官窑同样器型的瓷器,质量远比常规龙泉窑瓷器高,水平不输南宋龙泉官窑瓷器,常称其为龙泉官窑。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高:1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