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80年代
底款:景德镇制
钤印:黄山、王
题跋:一九八一年为永峰同志教正,锡良写于珠山。
说明:此次拍卖的由瓷坛泰斗王锡良大师所创作的《黄山》瓷盘,是1981年王大师赠送给当时任景德镇市市委书记杨永峰同志的佳作。瓷盘是用以滑石子调配出的高白泥高白釉成瓷胎,胎体通透洁白,釉面光洁如玉。这种用滑石子调配的泥料所制作的瓷器,可以媲美以往任何朝代的瓷器。是景德镇市部陶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同景德镇市陶瓷从业人员的协助下,加上国家和景德镇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这种含滑石子的高白瓷器制作与烧成非常困难,成品率很低;基本都用于高端特殊的国家用瓷上。此瓷盘的胎体冰肌玉骨、宛若凝脂,让人爱不释手。瓷盘的底足也施满白釉的,以免造成对赏玩者手指和家具的磨损。1981年是王锡良大师艺术创作的颠峰时期;经过近半个世纪对陶瓷绘画艺术的摸索、探究,秉着师古人、师造化、去繁就简的大胆创新;开辟出了那种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瓷盘用高度概括、高度简洁的构图手设计,用古朴自然、浮云流水般的笔法,敷以清新简单的色彩;表现出云缠雾绕、高耸天际的黄山。几座若隐若现、于虚无缥缈间的山峰,给人以对黄山无限的遐想和神秘感。体现出作者超凡脱俗、返璞归真、宁静致远的情怀,和其自由、畅快、简单直白的个性。
这件高白泥高白釉《黄山》图瓷盘的底部,用的是典型的部陶瓷研究所特制的四字隶篆体“景德镇制”桃红料款。为不可多得的王锡良大师的精品佳作。
简介:王锡良(1922-2023),原籍安徽黟县,生于景德镇。百年巨匠,一代宗师,全国文明模范,中国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2岁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学绘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院,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其先后任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景德镇市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中国陶瓷美术馆名誉馆长,昌南书画院名誉院长。
杨永峰,河北丰润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0年代曾任景德镇市委书记,后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至退休。
尺寸:26.5cm
底款:景德镇制
钤印:黄山、王
题跋:一九八一年为永峰同志教正,锡良写于珠山。
说明:此次拍卖的由瓷坛泰斗王锡良大师所创作的《黄山》瓷盘,是1981年王大师赠送给当时任景德镇市市委书记杨永峰同志的佳作。瓷盘是用以滑石子调配出的高白泥高白釉成瓷胎,胎体通透洁白,釉面光洁如玉。这种用滑石子调配的泥料所制作的瓷器,可以媲美以往任何朝代的瓷器。是景德镇市部陶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同景德镇市陶瓷从业人员的协助下,加上国家和景德镇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这种含滑石子的高白瓷器制作与烧成非常困难,成品率很低;基本都用于高端特殊的国家用瓷上。此瓷盘的胎体冰肌玉骨、宛若凝脂,让人爱不释手。瓷盘的底足也施满白釉的,以免造成对赏玩者手指和家具的磨损。1981年是王锡良大师艺术创作的颠峰时期;经过近半个世纪对陶瓷绘画艺术的摸索、探究,秉着师古人、师造化、去繁就简的大胆创新;开辟出了那种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瓷盘用高度概括、高度简洁的构图手设计,用古朴自然、浮云流水般的笔法,敷以清新简单的色彩;表现出云缠雾绕、高耸天际的黄山。几座若隐若现、于虚无缥缈间的山峰,给人以对黄山无限的遐想和神秘感。体现出作者超凡脱俗、返璞归真、宁静致远的情怀,和其自由、畅快、简单直白的个性。
这件高白泥高白釉《黄山》图瓷盘的底部,用的是典型的部陶瓷研究所特制的四字隶篆体“景德镇制”桃红料款。为不可多得的王锡良大师的精品佳作。
简介:王锡良(1922-2023),原籍安徽黟县,生于景德镇。百年巨匠,一代宗师,全国文明模范,中国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2岁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学绘画,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院,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其先后任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景德镇市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中国陶瓷美术馆名誉馆长,昌南书画院名誉院长。
杨永峰,河北丰润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0年代曾任景德镇市委书记,后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至退休。
尺寸:26.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