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民国
底款:“乾隆年制”四字蓝料双框楷书款。
说明:此笔筒倭角、器型周正,胎釉俱佳。笔筒上下蓝料锁口,器身四周绘通景“仕女婴戏庭院图”。画面极其细腻唯美,松树枝干遒劲以有力、枝叶繁茂,院中奇石点缀、层次分明。一仕女坐于石上,手执鲜花闻嗅,眼神中流露出爱意,一旁小童手执如意 ,眼神侧向一旁 ,旋转画面 ,另一顽童正手执竹竿、仰面扑打桂花枝叶、表情可喜、顽皮姿态尽显,好一幅安静祥和的幸福家庭景象,令人向往。
珐琅彩瓷,为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焙烧而成。
尺寸:11.5×15cm
底款:“乾隆年制”四字蓝料双框楷书款。
说明:此笔筒倭角、器型周正,胎釉俱佳。笔筒上下蓝料锁口,器身四周绘通景“仕女婴戏庭院图”。画面极其细腻唯美,松树枝干遒劲以有力、枝叶繁茂,院中奇石点缀、层次分明。一仕女坐于石上,手执鲜花闻嗅,眼神中流露出爱意,一旁小童手执如意 ,眼神侧向一旁 ,旋转画面 ,另一顽童正手执竹竿、仰面扑打桂花枝叶、表情可喜、顽皮姿态尽显,好一幅安静祥和的幸福家庭景象,令人向往。
珐琅彩瓷,为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焙烧而成。
尺寸:11.5×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