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款识:“成化年制”楷书款。
说明:孔雀绿釉,这种特殊的釉色的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中低温颜色釉。能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绿色,形如孔雀翎毛,因此得名“孔雀绿釉”。孔雀绿釉的发现和使用,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瓷器工艺在矿物利用方面的一大突破。孔雀绿釉的烧造,最早起源于宋代的吉州窑,到了明代,宣德时期又开始烧造,现在存世的有宣德外孔雀绿釉内白釉的盘,然而,真正发展到高峰的时期是在明成化、正德年间。明成化年间的孔雀绿釉,以其色泽深邃、纹饰华丽著称。
梅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内收,近足处微撇,下承圈足,线条起伏优美,胎质细腻。瓶外壁通体施孔雀绿釉,釉色均匀纯正,色泽深沉凝重,与线条优雅的造型结合得天衣无缝,显示出成化瓷器造型规矩且不失优雅的风格。颈刻“成化年制”楷书款,虽为刻款,但仔细观其特征,亦符合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对成化器物款识的鉴定要点,即: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七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成字一点头肩腰(见参阅)。且本品孔雀绿釉发色与上海博物馆藏成化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相近,另一例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孔雀绿釉梅瓶(馆藏编号故瓷013675N),但台北故宫所藏梅瓶未属款,更显本拍品的珍贵。
来源:英国伦敦著名古董商Mrs.Smith。
参阅:《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2008年紫禁城出版社,文章《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
高:33.5cm
说明:孔雀绿釉,这种特殊的釉色的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中低温颜色釉。能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绿色,形如孔雀翎毛,因此得名“孔雀绿釉”。孔雀绿釉的发现和使用,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瓷器工艺在矿物利用方面的一大突破。孔雀绿釉的烧造,最早起源于宋代的吉州窑,到了明代,宣德时期又开始烧造,现在存世的有宣德外孔雀绿釉内白釉的盘,然而,真正发展到高峰的时期是在明成化、正德年间。明成化年间的孔雀绿釉,以其色泽深邃、纹饰华丽著称。
梅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内收,近足处微撇,下承圈足,线条起伏优美,胎质细腻。瓶外壁通体施孔雀绿釉,釉色均匀纯正,色泽深沉凝重,与线条优雅的造型结合得天衣无缝,显示出成化瓷器造型规矩且不失优雅的风格。颈刻“成化年制”楷书款,虽为刻款,但仔细观其特征,亦符合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对成化器物款识的鉴定要点,即: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七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成字一点头肩腰(见参阅)。且本品孔雀绿釉发色与上海博物馆藏成化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相近,另一例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孔雀绿釉梅瓶(馆藏编号故瓷013675N),但台北故宫所藏梅瓶未属款,更显本拍品的珍贵。
来源:英国伦敦著名古董商Mrs.Smith。
参阅:《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2008年紫禁城出版社,文章《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
高:3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