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51
-- 石涛 墨梅水仙卷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禾风》——中国重要书画夜场
图录号
8051
作  者
--
尺  寸
--
估  价
RMB2,800,000~3,800,000
起拍价
RMB2,800,000
拍品信息
备注
水墨纸本
手卷
题识:
1.餐尽冰霜始,胎寒情幽绝。傍林隈犹疑,老鹤庭中立。髣髴孤云溪上来,踏雪几回劳杖履,乘风一夜散香台。主人能使宽桮兴,谁道花枝不忍开。石涛。
2.一绳穿鸟道,千尺下蛟门。不断人间路,青山处处痕。籁彻多无极,虹垂亦是桥。不邻霄汉住,岂受眼光饶。红尘纔眛却,千古论同方。未遣瑶池会,非花不欠霜。渺渺高天近,唯唯任几间,月当溪下出,云定脚根来。题画诗四首,为千子道兄拂笑。大涤子阿长。
钤印:苦瓜和尚、原济、石涛、大涤子
鉴藏印:唐云审定、陆南山收藏印、杭郡唐云鉴定真迹、唐云鉴定真迹、南山所得、萧平鉴定、清和堂心赏
引首:石涛墨宝。庚申二月清道人。钤印:阿梅、清道人
题跋:
1.头高无复旧池台,真喜幽花倚石开。黺靥何人知意远,水沈熏骨见春回。方盆小植宜清供,落木荒原乱古苔。腕底奇姿随点染,道人应夺化工来。《瑞鹧鸪》。右石涛师所作墨梅水仙及自书题画诗共三幅,大千道兄装璜成卷,属题,因赋此解题水仙幅。丙子秋九月又六日向迪琮。钤印:向迪琮仲坚父、玄晏室主小玺
2.大涤子石涛上人诗书画真迹合卷。分别以枯淡之笔作梅花;以饱湿之笔写水仙;以行楷书诗四首。首段梅花并作小楷诗一首,书体仿云林子,约为偏早期所作,疏影横斜,苍中含润,彷佛冰雪中耳。第二段作水仙侧出于丛枝杂石之间,并施淡墨烘染花叶之外延,更显姣洁出尘之姿。末段作题画诗四首,皆以本家体出之,在行楷之间变化生动且有禅趣。读诗文阅书画相映相辉,赏心悦目,真快事也。据向迪琮一九三六年跋知此三段为大千先生装潢成卷,又有清道人一九二零年书引首,唐云一九五三年署签,近世名家有集于斯,愈觉可珍矣。壬辰惊蛰,客历下拜观,并识于清和堂灯下,戈父萧平。钤印:萧、平、爱莲居
题签:
1.石涛和尚书诗画卷,癸巳十二月唐云。
2.石涛诗书画真迹卷,萧平。钤印:萧平
说明:
1.上款人“千子”,应为郑干清,字千子,号雪屋,江苏宝应诸生。工诗,善绘事。
2.此卷有清道人题引首,向迪琮跋中又云“大千道兄装潢成卷”,或原为清道人物,大千为之装潢。张大千,清道人李瑞清弟子也。清道人与曾熙皆爱石涛画,大千嗜石涛,盖源其师影响。而卷上又钤唐云,陆南山二家藏印签题。唐云山水法石涛,花草亦胎息之,故其所鉴石涛乃法眼。陆南山先生为著名眼科专家,家富收藏,嗜古书画,以精称。
展览:“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扬州宾馆,2019年4月3-13日。
引首者简介: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清道人,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官江宁布政使,后居上海。工书画,花卉、山水皆能,书法尤长于北碑。
跋者简介:向迪琮(1889-1969),名仲坚,号柳溪,斋号玄晏室,成都双流城关镇人。早年就读于成都四川铁道学堂,后入唐山路矿学堂。二十一岁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1954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工诗词、书法,文史和医学均有所涉猎。喜收藏书画金石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靖江王后裔。五岁出家,法号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为“清初四高僧”之一。工山水、花卉,兼工人物,用笔高古。精释、道、儒三教,著《画语录》。

暗香疏影 凌波清逸
——赏石涛《墨梅水仙卷》
清代“四僧”之一的石涛,打破“四王”摹古传统,引领野逸派写意画风,因而于画史大放异彩,追随者众多。石涛花卉作品以梅兰竹菊“四君子”母题为主,黄宾虹《虹庐画谭》评其“画法超逸,山水人物之外,于花卉尤觉精妙”,此《墨梅水仙卷》可见其笔墨气力之深,将其两种花卉题材代表风格一同呈现。
该花卉手卷由三部分构成,卷首缀有清道人李瑞清题篆“石涛墨宝”,彰显古朴之风。中间三段分别呈现石涛所绘梅花、水仙图与自书题画诗,最后附向迪琮、萧平所书长段题跋。据题跋所言,该花卉手卷乃由张大千精心装裱成卷。李瑞清与学生张大千均对石涛之作钟爱有加,此卷轴更得近代书画名家之青睐,经由唐云、陆南山等钤印、递藏。
手卷的主体画面描绘了凌寒而秀的四枝梅花与生于石缝的一株水仙。两者笔墨面貌相异,梅花以渴笔淡墨写就,纤细笔触轻勾其形;水仙则以浅墨勾描,湿润墨块烘染衬托。前者约为石涛早期作品,后者则表现出其独有的成熟风采,两者同赏,画卷既显秀逸之态,又蕴拙朴之韵,突显其“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理念。石涛《画语录》又云“笔与墨会,是为絪缊”,唯有驾驭笔墨,解阴阳之道,得以画成。图卷梅花枝桠虽多为渴墨,画者又有意以浓淡深浅区分前后主次,而水仙的留白与丛草石砾的破墨相得益彰,使得画面既浑然一体,又有灵巧生动之细节,此皆为石涛笔墨过人之处。
石涛钟爱画梅,多作水仙,并擅将其与竹石结合。他曾作《水仙竹石图》,将水仙誉为“冰姿雪色”,留下多首梅花题画诗,戏言已入“梅花禅”。梅花、水仙皆为早春绽放之花卉,二者皆有冰清玉洁、清幽雅致之态,不畏严寒、独立坚毅之姿。石涛或有借画抒情之意,寄托遗民的愤懑情怀,象征自己孤傲的内心世界。
石涛重书画结合,富有文人气格。观其墨梅之作,依稀可见其早期书法倪云林的痕迹,题跋工整细腻;相比之下,水仙之作笔意放松,其晚期的自书题画诗用笔纵逸。由此可见,石涛书画的笔墨形成一种呼应的亲缘关系,似乎大千也有意如此布置卷轴,使得此作更为完整精巧。
石涛尚自然,师造化,笔法多变,墨色酣畅,此作充分展示了石涛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创作风格,是难得的收藏佳作。
引首:21×73cm 约1.4平尺;画心:20.5×39.5cm 约0.7平尺;20.5×36.5cm 约0.7平尺;书法:20.5×48cm 约0.9平尺;题跋:20.5×127cm 约2.3平尺
出版:
1.《翰墨丹青-中国明清书画品鉴》P54,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
2.《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书画集》P32,广陵书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