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直径:9.8cm
年代
清雍正
备注
说明:本品花口外撇,深弧腹,小圈足,两侧饰摩羯形双执耳,造型玲珑别致,端庄秀美。杯胎体坚白细糯,通体施透明釉,釉面莹洁肥润,略起橘皮,内外壁皆以青花为饰,上下分格单线勾勒月华形花瓣,花瓣随杯身轮转,极富动感。月华瓣内又分绘折枝灵芝和折枝花卉纹,依次间隔排列。青花以重笔晕染,发色青翠妍丽,刻意模仿永宣时期苏麻离青料的发色效果。底部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式青花摩羯耳杯创烧于明初宣德御窑,造型极为特殊,应源自同类型金银器皿。摩羯,又称“摩伽罗”,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载:“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佛教中常以其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又因“摩羯以肉济人”,后来成为佛教圣物。由此推测,摩羯耳杯的出现应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深厚的渊源。本品是雍正御窑成功追摹宣窑的经典之作,其造型玲珑别致,盈握于手中,手感颇佳,所绘纹饰寓动于静,外生几分静穆端庄之感,是清代雍正御窑青花瓷之上乘佳作。
此式青花摩羯耳杯创烧于明初宣德御窑,造型极为特殊,应源自同类型金银器皿。摩羯,又称“摩伽罗”,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载:“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佛教中常以其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又因“摩羯以肉济人”,后来成为佛教圣物。由此推测,摩羯耳杯的出现应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深厚的渊源。本品是雍正御窑成功追摹宣窑的经典之作,其造型玲珑别致,盈握于手中,手感颇佳,所绘纹饰寓动于静,外生几分静穆端庄之感,是清代雍正御窑青花瓷之上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