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599
-- 哥窑纸槌瓶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古董珍玩》——瓷器、玉器、赏时专场
图录号
1599
作  者
--
尺  寸
H:11cm
估  价
RMB6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1,380,000
拍品信息
尺寸
H:11cm
年代
元代
备注
说明:本器为纸槌瓶,口沿平折,沿宽,呈盘口状。长直颈,圆折肩,圆腹稍鼓,下部内敛,亦有下部呈直筒形的隐圈足。釉色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胎体较厚。莹润的釉面开有纹片,开片有大小两种片纹:大片纹呈灰黑色,小片纹呈黄褐色,自然天成,有较强的艺术魅力。纸槌瓶在两宋时期极为流行,以其简约而具意味之美为世人视作瑰宝。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质地优良,做工精细,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腹部饱满,圈足,釉色呈灰青色,胎质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铁足”,有支钉痕。通体釉面开片,釉面开片较大,为冰裂纹,片纹纵横交错,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哥窑足部无釉处呈现出铁红色,即所谓“铁足”。这是因为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即“铁足”。本品釉面有网状开片,重叠犹如冰裂纹,又有细密小开片,谓之“金丝铁线”,即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黄色裂。明代 《格古要论 》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大开片是在窑炉中形成的,窑工们在裂缝中嵌进了褐色的紫金土,犹如铁丝密布于器物表面,谓之为“铁线”。而“金丝”是出窑后由于釉面继续收缩,又形成细小的黄色开片。哥窑瓷器传世品并不多,而瓶类更为少见。此瓶尺寸较小,做工精细。故宫博物院现藏哥窑弦纹瓶在尺寸上比本品大,但从釉色,器形上来看与本品相似。
来源: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2017年6月6日,成交价RMB1,437,500。
参阅:故宫博物院:《故宫陶瓷馆》·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176页·图版115。
备注:(传)万野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