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年代
1951年
容量
220ml
备注
来源:台湾重要老藏家旧藏。
此壶制于1951年,为“民国七老”中的两位老艺人联袂展才之佳作,壶身紫砂为胎,施以绿泥粉浆,更易彰显任淦庭先生运刻间挥洒自如,笔意文秀隽永,浩然正气长存,这也是紫砂壶自古为文人珍赏的由来,紫砂上刻绘心得感悟,相比笔墨落于纸上,又多了不同的欣赏视角,和精神相应的趣味。吴云根先生所做的这只柿蒂壶,精致小巧,流、把、钮自有曲折异于别家,方寸间表现出极强个人意识,经过70年的时间沉淀,整体温润蕴泽,玲珑剔透,刻绘风骨浑朴,宛若天成之延续民国匠心杰作。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为当今紫砂艺术界培养出了如高海庚、汪寅仙、吕尧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极有影响的紫砂艺术大师和名家。
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在家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是专工花鸟人物。
此壶制于1951年,为“民国七老”中的两位老艺人联袂展才之佳作,壶身紫砂为胎,施以绿泥粉浆,更易彰显任淦庭先生运刻间挥洒自如,笔意文秀隽永,浩然正气长存,这也是紫砂壶自古为文人珍赏的由来,紫砂上刻绘心得感悟,相比笔墨落于纸上,又多了不同的欣赏视角,和精神相应的趣味。吴云根先生所做的这只柿蒂壶,精致小巧,流、把、钮自有曲折异于别家,方寸间表现出极强个人意识,经过70年的时间沉淀,整体温润蕴泽,玲珑剔透,刻绘风骨浑朴,宛若天成之延续民国匠心杰作。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为当今紫砂艺术界培养出了如高海庚、汪寅仙、吕尧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极有影响的紫砂艺术大师和名家。
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在家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是专工花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