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479
王时敏 武夷接笋峰图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明清忆韵》——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专场
图录号
479
作  者
王时敏
尺  寸
112×51cm 约5.1平尺
估  价
RMB5,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10,925,000
拍品信息
作者
王时敏
尺寸
112×51cm 约5.1平尺
质地
水墨纸本
形式
立轴
年代
1627年作
款识
题识:武夷接笋峰为天下山水最佳处。丙寅十月,余以使事过之,曾一蹑磴,恨足弱不能涉其巅。丁卯三月,雨窗偶作此图。峰峦形势仿佛相类,但少清流、几曲回环其下耳。王时敏。
题跋:以辛卯之秋游武彝,曾为云窝二律诗,独未为图耳。今见逊之此图,追踪子久,烟云奔放,林麓深密,实为画中之诗。三十年前眼境重新,坐收慢亭奇致,叹服叹服。董其昌丁卯仲夏识。钤印:董氏玄宰
备注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少卿,人称“王奉常”。工诗文、善书画。与董其昌、陈继儒友善。与王鉴、王翚、王原祁而称“四王”,加吴歴、恽寿平称“清六家”,为正统山水画家领袖人物。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王时敏为万历首辅王锡爵之孙,清初“四王”之领军,髫龄因祖父的关系即随董其昌学画,受董其昌的影响,一生服膺黄公望,又上追王维,董元,李成等南宗画鼻祖。王时敏一生以临摹古人为主,很少写生,这件“武夷接笋峰图”为其35岁游历武夷九曲,归后追忆的写生之作,可说是其青年时的经典之作。丁卯年(1627年)仲夏董其昌偕陈继儒过访王时敏的南园绣雪堂,并为其所作“武夷接笋峰图”题跋,董其昌时年73岁,跋语中对王时敏赞叹有加“今见逊之此图追踪子久,烟云奔放,林麓深密,实为画中之诗。三十年前眼境重新,坐收幔亭奇致,叹服叹服!”
王奉常题跋中言“子久画全师董巨,用笔以苍润秀逸,布景以幽深浑厚为主,凡树枝转折,石面向北,山行分合,扶疏纡回,各尽其态,而远近浓淡,一以皴法运之,故杰构渊思,与笔墨气韵相映发。”
“武夷接笋峰图”正是王时敏法乳黄公望之作,山体的渴笔披麻皴,细密又灵动的点苔,下方的坡岸及碎石,无不规模黄公望。正下方最高树的树叶用浓墨点成,整幅画的骨体是学黄公望,用墨和树的形态却是步趋董其昌。虽画作的线条勾勒皴擦略显稚嫩生拙,仍可看出他对黄公望的冥思追讨。
“武夷接笋峰图”上董其昌的跋语在《容台集》等均有着录,至于本图的画家题识更有十一次着录之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本图当为王时敏早年的名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