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92
谢稚柳 仰高图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 禾风 》——中国重要书画夜场
图录号
8092
作  者
谢稚柳
尺  寸
画心:228×105cm 约21.5平尺;诗堂:26×105cm 约2.5平尺
估  价
RMB6,800,000~9,800,000
成交价
RMB13,225,000
拍品信息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画心:228×105cm 约21.5平尺;诗堂:26×105cm 约2.5平尺
质地
设色纸本
形式
立轴
年代
1945年作
款识
题识:仰高图。文谟吾兄教之,乙酉初夏,弟谢稚柳。
钤印:燕白衣、小谢、稚柳
诗堂:高山仰止。谢稚柳仰高图,气势磅礴,结体严谨,用笔已臻上乘,是其四十年代最精之作。丙戌岁大暑,健碧识于春城。钤印:健碧私印、南阳陈氏、长年
备注
说明:
1.上款人“文谟”应为罗文谟(1902-1951),字静盦,四川荣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后弃笔从政,曾任四川省党部书记长等职,抗战期间出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1947年当选国大代表。罗文谟兼工诗画,曾任成都早期艺术社团“蓉社”社长,抗战时随着西迁画家的加入,“蓉社”更名“蜀艺社”,罗氏仍任社长,在其邀请之下,张大千、谢稚柳等皆加入该社。
2.此作品用纸为乾隆三十四年九裕斋造。
注:此作于2023年4月21日经谢稚柳、陈佩秋之子谢定琨先生鉴定为真迹。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谢稚柳,名稚,字稚柳,以字行,晚号壮暮,江苏常州人。著名画家、鉴定家。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诗·小雅·车舝》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所谓“仰高”是谓仰慕高尚之品行。《仰高图》绘制于1945年,是谢稚柳赠予文谟兄的精品之作。罗文谟,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在国难之际,他弃艺从政,后担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书记长,四川省参议会秘书长等职。
谢老承宋人体格之作,以“自山下而仰山巅”的高远布局,通过峰峦、林、泉等典型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山川庄严厚重的精神,也借以表达对上款人的敬佩与仰慕之情。
在画面中,我们既能看到来自北宋山水的构图面貌,也能看到来自南宗的笔墨气韵。“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用这句诗来形容谢稚柳的山水画,恰到好处,笔墨秀润、气息高雅,兼具北格南韵之长。
是幅作品表现的似乎是一处静穆沉郁的世外之景,近景山石墨色凝重,犹如玄铁,视线随着山石之走势,渐渐被吸引至远山,奇峰怪石,重重叠叠,有的孤标特耸,有的相互揖让,起伏连绵,变化多端,气势雄厚。山脚处,画家间或安排空白的平台,一破山石的厚重。山峦之上,野树丛丛,或密或疏,或正或倚,姿态各不相同。
画面中心的主峰两侧,于峰峦相合处布置了两条瀑布。右侧悬泉由山石逼仄处陡然直下,落入崖脚,激荡起阵阵水雾,大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左侧的瀑布显的更加活泼,奔流跳跃,最终汇入绵绵水云,大片留白,也给画面带来松弛和湿润之感,也好像让我们寂静的山林中听到了轰然水声,画家构思的精妙,恰在于此。楼阁藏于山林之间,于萧肃中带来一些生气。
在艺术的审美追求上,谢老始终将“笔精墨妙”放在首位。此图中,树石骨体重在用笔,皴染点簇强调墨法,勾劈见顿挫,落笔有方折,墨色洁净,自有活泼清润之感,谢老功力,直逼宋元。彼时,谢稚柳已结束了敦煌考察,他从壁画中吸取了来自遥远时空的唐宋遗风,因此,在艺术发展上,犹如自明清之池沼而入唐宋之江海,这一时期,也是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正如陈佩秋所写:“谢稚柳仰高图,气势磅礴,结体严谨,用笔已臻上乘,是其四十年代最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