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潘天寿
尺寸
102×45.5cm 约4.2平尺
质地
设色纸本
形式
立轴
年代
1960年作
款识
题识:朝霞。文伯同志属正,一九六零年梅花开候,雷婆头峰寿者于止止堂。
钤印:阿寿、潘天寿
钤印:阿寿、潘天寿
备注
说明:上款人“文伯”为魏文伯(1905-1987)湖北黄冈人。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监委书记,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等职。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懒道人、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现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曾任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国立西湖艺专校长。西泠印社社员、副社长。出版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美术文集》《潘天寿诗存》及各种版本的《潘天寿画集》《潘天寿书画集》等。
天惊地怪见落笔——原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旧藏潘天寿《朝霞》赏析
自古以来,荷花作为画家笔下的爱物,成为大写意挥洒的理想题材。荷花清雅,让我们回想起“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的韵致,又能勾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的暗香和联想。古往今来,画家大多描绘荷之柔媚、婀娜,反观潘天寿的荷花,一个“悍”字浮现于眼前。
此作,画家以篆隶之笔写荷茎两支,几乎直上直下,一气呵成,遒劲有铮铮铁骨,一颗未开之菡萏穿插其间,打破均衡,显得倩而有致。画面主体的荷叶以浓墨大笔横铺,叶脉处理老辣而富有节奏感,于单纯中见华兹,其余两片荷叶简以写之,画的淡雅而松秀。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半隐半现于墨叶之后的荷花,灿若朝霞,嫩蕊娇黄,明艳动人,值得注意的是,画家此处用笔方折,花瓣线条因此显得刚劲有力,潘天寿绘画中的“悍气”正源于此。
画的构图,轻重疏密,重心集中在上半幅,饶有“金石入画”的篆刻气质,大片留白,不禁让人联想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涟涟水意,给画面带来一些湿润之感。潘天寿独具一格的构图法则,无怪乎吴昌硕著名画家吴冠中评说到:“潘天寿的绘画是建筑,他的营造法则是构建大画的法则。他的大幅作品是真正的巨构,中国国画家中,真能驾驭大幅者,潘天寿是第一人。”
中国写意画强调“意在笔先”,荷花迎风立起铮铮傲骨,正是潘天寿精神的化身。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演变最剧烈、频繁的时期,于文化艺术而言,亦充满了中与西、新与旧的矛盾,为克服明清以来日渐羸弱的文人画风,潘天寿因此以“霸悍”“强其骨”作为艺术追求而打开属于他的花鸟新格局。
此外,这件作品上款人魏文伯,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监委书记,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等职。1960年,普遍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安徽亦天灾人祸,尤为严重,魏文伯下基层了解情况,沿途见官福民贫,饥民四散、惨不忍视,次年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纠正盲目夸大事实的错误。潘天寿一生光明磊落,朴厚正直,衣食极简,赞赏魏文伯一心为民,为其作画必定心神具备,所用精力非比寻常。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懒道人、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现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曾任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国立西湖艺专校长。西泠印社社员、副社长。出版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美术文集》《潘天寿诗存》及各种版本的《潘天寿画集》《潘天寿书画集》等。
天惊地怪见落笔——原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旧藏潘天寿《朝霞》赏析
自古以来,荷花作为画家笔下的爱物,成为大写意挥洒的理想题材。荷花清雅,让我们回想起“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的韵致,又能勾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的暗香和联想。古往今来,画家大多描绘荷之柔媚、婀娜,反观潘天寿的荷花,一个“悍”字浮现于眼前。
此作,画家以篆隶之笔写荷茎两支,几乎直上直下,一气呵成,遒劲有铮铮铁骨,一颗未开之菡萏穿插其间,打破均衡,显得倩而有致。画面主体的荷叶以浓墨大笔横铺,叶脉处理老辣而富有节奏感,于单纯中见华兹,其余两片荷叶简以写之,画的淡雅而松秀。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半隐半现于墨叶之后的荷花,灿若朝霞,嫩蕊娇黄,明艳动人,值得注意的是,画家此处用笔方折,花瓣线条因此显得刚劲有力,潘天寿绘画中的“悍气”正源于此。
画的构图,轻重疏密,重心集中在上半幅,饶有“金石入画”的篆刻气质,大片留白,不禁让人联想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涟涟水意,给画面带来一些湿润之感。潘天寿独具一格的构图法则,无怪乎吴昌硕著名画家吴冠中评说到:“潘天寿的绘画是建筑,他的营造法则是构建大画的法则。他的大幅作品是真正的巨构,中国国画家中,真能驾驭大幅者,潘天寿是第一人。”
中国写意画强调“意在笔先”,荷花迎风立起铮铮傲骨,正是潘天寿精神的化身。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演变最剧烈、频繁的时期,于文化艺术而言,亦充满了中与西、新与旧的矛盾,为克服明清以来日渐羸弱的文人画风,潘天寿因此以“霸悍”“强其骨”作为艺术追求而打开属于他的花鸟新格局。
此外,这件作品上款人魏文伯,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监委书记,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等职。1960年,普遍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安徽亦天灾人祸,尤为严重,魏文伯下基层了解情况,沿途见官福民贫,饥民四散、惨不忍视,次年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纠正盲目夸大事实的错误。潘天寿一生光明磊落,朴厚正直,衣食极简,赞赏魏文伯一心为民,为其作画必定心神具备,所用精力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