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弘一
尺寸
11.1×5.1cm×38 每幅约0.1平尺
质地
纸本
形式
册页(三十八开)
年代
1940年作
款识
题识: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岁次庚辰十月敬录,时居南安灵应山中。沙门演音。
题签: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杂戒第一,盗戒第二,沙门一音敬录
钤印:弘一
题签: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杂戒第一,盗戒第二,沙门一音敬录
钤印:弘一
备注
释文: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明沙门智旭笺要。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尔时。净饭王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请求。以自济度。唯愿世尊。哀酬我志。佛言。可得之愿。随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制戒轻重。唯愿如来。亦为我等优婆塞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识戒相。使无疑惑......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饮。皆不犯。
弘一,俗名李叔同,三十九岁出家,释名演音,字弘一,浙江平湖人,迁天津。光绪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善西画及音乐。归国后,历任上海太平洋日报文艺主编,浙江两江师范艺术教师。工篆刻、填词及歌曲,最善书法。书学六朝写经,淳朴自然。
《优婆塞五戒相经》,全称《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简称《五戒相经》,是为佛教经典。此作为三十八开册页,是弘一法师1940年10月于福建南安灵应山中所作,是为晚年作品。
此时弘一法师正处于耳顺之年,书法面貌尽显平淡、恬静、冲逸之气。纵观全文,极为精彩绝妙,用笔圆润,章法疏阔,毫无纵横奇崛之气和剑拔弩张之势。几十年佛学的修养使弘一法师一改前期的雄强书风,渐趋平淡,亦奠定了他晚年书法风格。其晚年的书法给人一种宁静、空灵之美,展现了一种大彻大悟、心安神定、超尘脱俗的佛陀境界。细品此作,如聆听佛法,荡涤心尘。
弘一,俗名李叔同,三十九岁出家,释名演音,字弘一,浙江平湖人,迁天津。光绪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善西画及音乐。归国后,历任上海太平洋日报文艺主编,浙江两江师范艺术教师。工篆刻、填词及歌曲,最善书法。书学六朝写经,淳朴自然。
《优婆塞五戒相经》,全称《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简称《五戒相经》,是为佛教经典。此作为三十八开册页,是弘一法师1940年10月于福建南安灵应山中所作,是为晚年作品。
此时弘一法师正处于耳顺之年,书法面貌尽显平淡、恬静、冲逸之气。纵观全文,极为精彩绝妙,用笔圆润,章法疏阔,毫无纵横奇崛之气和剑拔弩张之势。几十年佛学的修养使弘一法师一改前期的雄强书风,渐趋平淡,亦奠定了他晚年书法风格。其晚年的书法给人一种宁静、空灵之美,展现了一种大彻大悟、心安神定、超尘脱俗的佛陀境界。细品此作,如聆听佛法,荡涤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