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吴湖帆(1894~1968)
尺寸
33×130cm
备注
题识:虚其心直其节,金作枝铁作骨。一九五八年春分节,为伯清同志戏写即正,吴湖帆。
钤印:吴倩画印、梅景书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说明:上款人为徐伯清(1926~2010),浙江温州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客座教授,浙江舟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吴湖帆向有“画竹第一人”的美誉。吴氏画竹先从宋人双钩填墨法入手,又追摹赵孟頫、管道升,再习恽南田,融前人各法,又将自己对于国画敷色的理解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杂糅其中,形成了舒雅天真、颇富文人意蕴的画竹风格。
此幅《墨竹》作于1958年,是吴湖帆晚岁竹石精品,通过此幅佳作我们能一窥吴氏画竹技法之精湛。画面中,一簇墨竹肆意生长,似要冲破画面而上,喷涌出旺盛的生命力。画面左侧,但见一抹轻扬的穿枝,悠扬肆意地在广袤的素纸上划下柔韧苍劲的弧线,写来潇洒倜傥,表达出竹坚韧优雅的特征。
吴氏曾如此阐述对竹石的创作心得,“画古木竹石,较画山水为难,以其笔法疏简,而气韵须充沛,非深通画学者,不晓也。”观是幅《墨竹》,用笔俏而不轻浮,厚重而有文气,竹叶或展或卷,竹枝或直或弯,生动可人之处,直叫观者击节。用墨亦淡雅亦沉稳,对于水份的控制恰到好处,使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透露出疏淡清雅之韵味,苍翠华滋之感。真乃“一树一石,胜于千岩万壑也。”
钤印:吴倩画印、梅景书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说明:上款人为徐伯清(1926~2010),浙江温州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客座教授,浙江舟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吴湖帆向有“画竹第一人”的美誉。吴氏画竹先从宋人双钩填墨法入手,又追摹赵孟頫、管道升,再习恽南田,融前人各法,又将自己对于国画敷色的理解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杂糅其中,形成了舒雅天真、颇富文人意蕴的画竹风格。
此幅《墨竹》作于1958年,是吴湖帆晚岁竹石精品,通过此幅佳作我们能一窥吴氏画竹技法之精湛。画面中,一簇墨竹肆意生长,似要冲破画面而上,喷涌出旺盛的生命力。画面左侧,但见一抹轻扬的穿枝,悠扬肆意地在广袤的素纸上划下柔韧苍劲的弧线,写来潇洒倜傥,表达出竹坚韧优雅的特征。
吴氏曾如此阐述对竹石的创作心得,“画古木竹石,较画山水为难,以其笔法疏简,而气韵须充沛,非深通画学者,不晓也。”观是幅《墨竹》,用笔俏而不轻浮,厚重而有文气,竹叶或展或卷,竹枝或直或弯,生动可人之处,直叫观者击节。用墨亦淡雅亦沉稳,对于水份的控制恰到好处,使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透露出疏淡清雅之韵味,苍翠华滋之感。真乃“一树一石,胜于千岩万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