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吴湖帆(1894~1968 )
尺寸
95.5×51.5cm
备注
出版:
1.《吴湖帆书画集》P96,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2.《画坛圣手-吴湖帆传》P69,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3.《吴湖帆画集》上卷P189,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
4.《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经典画作·吴湖帆画集》P86,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题识:衣被深功藏蠢动,碧筐火暖起眠时。题诗劝尔加餐叶,五月吴民要卖丝。沈周。此石田老年奇构也。己丑四月兵火仓皇声中,孙伯渊兄携来对临一本以遣积闷。吴湖帆记于沪寓。
钤印:吴湖帆印、万里江山供燕几、迢迢阁
鉴藏印:抱真
吴湖帆自题签:湖帆临石田桑竹春蚕图。
说明:
1.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著名书画碑帖鉴定家、收藏家。孙伯渊与吴湖帆为吴中挚友,相约来上海后对门而居,朝夕相处,过从甚密,共享鉴藏古画的喜悦。
2.吴湖帆素有绘图“付顾抱真存之”以纪念的习惯,画中左下“抱真”一印,当为吴湖帆夫人顾抱真藏印。
吴湖帆向以山水驰名,人物、走兽、翎毛、花卉皆有涉猎,其中又于没骨花卉一道尤见妙诣。其花卉取法上溯恽南田、青藤白阳、明四家,又遍览宋元明清各家,终自成面貌。其中于沈周精研甚勤,笔墨意态多有取法。
吴湖帆曾于随笔中如此称道沈周花卉:“设色师钱舜举,以色泽为第一,古、艳、沉、静四字全备;墨花则以山水笔法出之,故与山水相尚。”从中反映出花卉的设色是吴氏相当重要的审美标准,而其本人亦是水墨洪染与青绿设色的个中高手。沈周花卉之色泽与墨韵深受吴湖帆推崇,这两位俱以山水驰誉的画家,虽时空相距四百余年,且花卉作品均存世稀少,然丝毫不影响吴氏于画艺一道与沈周的心心相惜。
本幅《桑竹春蚕图》虽习沈周,却雅淡秀逸,气度悠然,发展了自恽南田以来的没骨设色传统。吴氏用色之精妙于该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桑竹敷色控制得宜,水份的干湿浓淡掌握得恰到好处,于一单色中见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可谓一色生众色,而这正是他“色中现色”的神妙之处。桑与竹纵列掩映,随物赋形,三三两两的蚕穿插于桑叶间,相映成趣,一派天成。用笔老道,既摄其神又不遗物态,堪称是吴氏创作成熟期的花卉杰构。
1.《吴湖帆书画集》P96,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
2.《画坛圣手-吴湖帆传》P69,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3.《吴湖帆画集》上卷P189,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
4.《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经典画作·吴湖帆画集》P86,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题识:衣被深功藏蠢动,碧筐火暖起眠时。题诗劝尔加餐叶,五月吴民要卖丝。沈周。此石田老年奇构也。己丑四月兵火仓皇声中,孙伯渊兄携来对临一本以遣积闷。吴湖帆记于沪寓。
钤印:吴湖帆印、万里江山供燕几、迢迢阁
鉴藏印:抱真
吴湖帆自题签:湖帆临石田桑竹春蚕图。
说明:
1.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著名书画碑帖鉴定家、收藏家。孙伯渊与吴湖帆为吴中挚友,相约来上海后对门而居,朝夕相处,过从甚密,共享鉴藏古画的喜悦。
2.吴湖帆素有绘图“付顾抱真存之”以纪念的习惯,画中左下“抱真”一印,当为吴湖帆夫人顾抱真藏印。
吴湖帆向以山水驰名,人物、走兽、翎毛、花卉皆有涉猎,其中又于没骨花卉一道尤见妙诣。其花卉取法上溯恽南田、青藤白阳、明四家,又遍览宋元明清各家,终自成面貌。其中于沈周精研甚勤,笔墨意态多有取法。
吴湖帆曾于随笔中如此称道沈周花卉:“设色师钱舜举,以色泽为第一,古、艳、沉、静四字全备;墨花则以山水笔法出之,故与山水相尚。”从中反映出花卉的设色是吴氏相当重要的审美标准,而其本人亦是水墨洪染与青绿设色的个中高手。沈周花卉之色泽与墨韵深受吴湖帆推崇,这两位俱以山水驰誉的画家,虽时空相距四百余年,且花卉作品均存世稀少,然丝毫不影响吴氏于画艺一道与沈周的心心相惜。
本幅《桑竹春蚕图》虽习沈周,却雅淡秀逸,气度悠然,发展了自恽南田以来的没骨设色传统。吴氏用色之精妙于该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桑竹敷色控制得宜,水份的干湿浓淡掌握得恰到好处,于一单色中见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可谓一色生众色,而这正是他“色中现色”的神妙之处。桑与竹纵列掩映,随物赋形,三三两两的蚕穿插于桑叶间,相映成趣,一派天成。用笔老道,既摄其神又不遗物态,堪称是吴氏创作成熟期的花卉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