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直径10cm;直径18cm×2
备注
底款:瑞丰字号 亨慎
参阅:《芳茗远播——中国茶文化》第118页-121页,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16年2月。
紫砂加彩,据清宫陈设档案记载显示,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清宫记载的紫砂珐琅加彩花卉盖碗,尺寸比清晚期的大,器型大小与此件拍品相符。紫砂粉彩大约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以施绘便捷,色彩稳定而开始有规模的出现在紫砂器物上,其后不断接到远洋订单,为世界所认知,得到了西方世界的青睐。
此盖碗紫泥为胎,杯身器形工整大度,口沿圆润,杯底呈圈足。融合了瓷器粉彩工艺,杯身、盖面及杯托以粉彩绘蝴蝶、花卉纹饰,画工精细,设色典雅亮丽,粉彩保存完好,与清宫旧藏作比较,亦不逊色。杯底钤一枚圆形篆书小印,款落“亨慎”,杯托底部中央钤印“瑞豊字号”,或为亨慎与陶坊合作订制之器。
亨慎,清代中期宜兴紫砂艺人,佚姓,生卒不详,工制各式器皿,尤擅制杯,传曾为宫廷制作紫砂茶碗。中国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亨慎贴花夔龙纹碗”一件,制作工整严谨,底钤“亨慎”款印。
参阅:《芳茗远播——中国茶文化》第118页-121页,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16年2月。
紫砂加彩,据清宫陈设档案记载显示,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清宫记载的紫砂珐琅加彩花卉盖碗,尺寸比清晚期的大,器型大小与此件拍品相符。紫砂粉彩大约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以施绘便捷,色彩稳定而开始有规模的出现在紫砂器物上,其后不断接到远洋订单,为世界所认知,得到了西方世界的青睐。
此盖碗紫泥为胎,杯身器形工整大度,口沿圆润,杯底呈圈足。融合了瓷器粉彩工艺,杯身、盖面及杯托以粉彩绘蝴蝶、花卉纹饰,画工精细,设色典雅亮丽,粉彩保存完好,与清宫旧藏作比较,亦不逊色。杯底钤一枚圆形篆书小印,款落“亨慎”,杯托底部中央钤印“瑞豊字号”,或为亨慎与陶坊合作订制之器。
亨慎,清代中期宜兴紫砂艺人,佚姓,生卒不详,工制各式器皿,尤擅制杯,传曾为宫廷制作紫砂茶碗。中国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亨慎贴花夔龙纹碗”一件,制作工整严谨,底钤“亨慎”款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