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11*18cm
年代
清雍正
备注
说明:珐琅彩瓷自康熙十九年后始烧造,它和五彩以及其它一些中国传统的釉上彩瓷相同,即先制成素胎经上色后再次烧制而成。珐琅彩瓷的名贵除了工艺水准外,画工精湛是根本原因,当时在珐琅彩瓷上作画的都是名匠高手。乾隆帝对珐琅彩瓷珍爱有加,故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康雍两朝,所用白瓷胎仍是清宫造办处库存的上等填白瓷,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如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五月初二,太监毛团传旨:着海望寄信与员外郎唐英,另将烧造珐琅之白磁器烧造些来。钦此”。
乾隆珐琅彩瓷采用轧道工艺,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油画的技法,在题材上,亦出现了圣经故事、中国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且这些洋彩瓷的题诗上有朱文或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这些印章文字都和画面内容及诗句相配合。
乾隆珐琅彩瓷采用轧道工艺,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油画的技法,在题材上,亦出现了圣经故事、中国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且这些洋彩瓷的题诗上有朱文或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这些印章文字都和画面内容及诗句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