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15*14.2cm
年代
清雍正
备注
说明:器呈筒状,圆口,直壁。外沿、足边、器内施木纹釉,外壁中部白釉地绘墨彩,通景绘山水阁楼纹饰。
仿木釉始烧于清代雍正时期,以赭褐色彩描出木材自然纹理,形象逼真,它是清雍正、乾隆朝独具特色的釉色之一,装饰效果自然生趣,清雅怡人。《饮流斋说瓷》载:“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远望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景德镇官窑以红、黑二种不同的釉色绘成木理纹,有的还作藤条装饰,远看乍望俨若木制器皿。以其做装饰瓷器之中,有笔筒、臂搁等小件,也有大型的仿木桶。并有以木纹釉为座,配以粉彩、茶叶末等花盆、瓶等器物。单就墨彩产生则与雍正皇帝有着极大的联系,因为他对赏玩器物品鉴要求极高,大多参与设计,非精细而不用,其创造的瓷器品种亦多,墨彩即是其中之一。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用国产彩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研究获得成功,窑工首先在白瓷上以黑料绘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其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墨笔作画,木纹釉与墨彩结合,在烘托主题纹样方式上新颖别致,而且更为世所珍罕。
此器胎体洁白致密,纹饰构图紧凑细密,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水墨画,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是雍正时期少见的佳作。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内外均饰以仿木纹釉,通景绘墨彩山水,底书“大清雍正年制”款的笔筒。其它相关例子:款识及通景之施彩的异同,为以下笔筒:香港苏富比1993年4月27日,lot208;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 lot831,其通景为粉彩,仿木釉色泽较为厚重;香港苏富比2005年10月23日,lot 207,底书“大清雍正年制”款,上下仿木釉纹饰细密。
仿木釉始烧于清代雍正时期,以赭褐色彩描出木材自然纹理,形象逼真,它是清雍正、乾隆朝独具特色的釉色之一,装饰效果自然生趣,清雅怡人。《饮流斋说瓷》载:“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远望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景德镇官窑以红、黑二种不同的釉色绘成木理纹,有的还作藤条装饰,远看乍望俨若木制器皿。以其做装饰瓷器之中,有笔筒、臂搁等小件,也有大型的仿木桶。并有以木纹釉为座,配以粉彩、茶叶末等花盆、瓶等器物。单就墨彩产生则与雍正皇帝有着极大的联系,因为他对赏玩器物品鉴要求极高,大多参与设计,非精细而不用,其创造的瓷器品种亦多,墨彩即是其中之一。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用国产彩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研究获得成功,窑工首先在白瓷上以黑料绘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其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墨笔作画,木纹釉与墨彩结合,在烘托主题纹样方式上新颖别致,而且更为世所珍罕。
此器胎体洁白致密,纹饰构图紧凑细密,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水墨画,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是雍正时期少见的佳作。
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内外均饰以仿木纹釉,通景绘墨彩山水,底书“大清雍正年制”款的笔筒。其它相关例子:款识及通景之施彩的异同,为以下笔筒:香港苏富比1993年4月27日,lot208;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 lot831,其通景为粉彩,仿木釉色泽较为厚重;香港苏富比2005年10月23日,lot 207,底书“大清雍正年制”款,上下仿木釉纹饰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