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18*11.5cm
年代
清光绪
备注
说明:此瓶撇口,细颈,溜肩,鼓腹,圈足,底有篆书款识“大清光绪年制”。线条流畅,比例协调,造型端雅,华丽俊秀,纤巧柔美。外壁施以紫金釉,色泽匀净,醇厚古雅,胎釉精良妍丽,金彩在紫金釉色之下华贵而不炫目,并且整体描金,益见尊贵典雅。四方开窗的画片山水人物更是美不胜收,该器将釉色之美与釉色之美、工艺之美充分地结合并表现了出来。
紫金釉,又称“酱色釉”、“柿色釉”,因以“紫金土”配釉而得名,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宋代北方的定窑、耀州窑和山西省部分窑场均有烧造,以定窑所出最佳,时称“紫定”。其特点是釉面滋润,色如紫金,故又称紫金釉。在清中期的御瓷之中,紫金釉的器皿并不多,加洒金彩的就更为罕见。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
来源:上海藏家提供。
紫金釉,又称“酱色釉”、“柿色釉”,因以“紫金土”配釉而得名,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宋代北方的定窑、耀州窑和山西省部分窑场均有烧造,以定窑所出最佳,时称“紫定”。其特点是釉面滋润,色如紫金,故又称紫金釉。在清中期的御瓷之中,紫金釉的器皿并不多,加洒金彩的就更为罕见。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
来源:上海藏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