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李山(b.1942)
尺寸
93*125cm
形式
布面丙烯
年代
2006年作
钤印
签名:背面 李山 2006
备注
来源:亚洲重要私人藏家
李山,1942年生于黑龙江,196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64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早期中国前卫艺术代表画家之一,七十年代末期李山开始新艺术创作,八十年代参与中国美术新潮运动,在85美术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第一个思考生物艺术;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求变的艺术家。在李山几十年的创作探索中,跨度之大让我们跟不上他的步伐,长时期对学院派管理的反感,使他长期处于一种思辨的不高兴。他永远是前卫的,无论在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位叛逆的艺术家。
1998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他开始创作他的“阅读系列”。李山在纽约完成其第一个生物艺术文字方案《阅读 No.98-1》。在这一以分子生物学思想为指导、生物基因工程操作方法构建的作品中,李山设想将蝴蝶的精子和鱼的卵子进行DNA 重组,以培育出一种非鱼非蝶的物种。通过这一作品,李山给出了生物艺术讨论的基础,通过基因表达进入对于生命的阅读。
李山希望通过他对转基因技术的理解,让“生命”成为他的艺术主题,帮助塑造对生物体之间关系的新理解。在他的“阅读系列”作品中,李山挑战了当前对生物完整性的态度,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变异和创造的过程。《阅读》明确了人的位置与其它生物位置的同等性,意义正是在于打破人类对生物界的沙文主义态度,用艺术样式去接纳生物界幼小的生命。李山的这一系列,把人类在生物圈的位置挪动一下,他把问题进一步提出,即要定义和辨认任何一种特殊的生物体和现存世界的界限是否可能。李山表面上看起来变化多样的作品在更近的观察中会发现是保持了一致的连贯性的。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的是对于未知的不安。
李山,1942年生于黑龙江,196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64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早期中国前卫艺术代表画家之一,七十年代末期李山开始新艺术创作,八十年代参与中国美术新潮运动,在85美术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第一个思考生物艺术;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求变的艺术家。在李山几十年的创作探索中,跨度之大让我们跟不上他的步伐,长时期对学院派管理的反感,使他长期处于一种思辨的不高兴。他永远是前卫的,无论在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位叛逆的艺术家。
1998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他开始创作他的“阅读系列”。李山在纽约完成其第一个生物艺术文字方案《阅读 No.98-1》。在这一以分子生物学思想为指导、生物基因工程操作方法构建的作品中,李山设想将蝴蝶的精子和鱼的卵子进行DNA 重组,以培育出一种非鱼非蝶的物种。通过这一作品,李山给出了生物艺术讨论的基础,通过基因表达进入对于生命的阅读。
李山希望通过他对转基因技术的理解,让“生命”成为他的艺术主题,帮助塑造对生物体之间关系的新理解。在他的“阅读系列”作品中,李山挑战了当前对生物完整性的态度,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变异和创造的过程。《阅读》明确了人的位置与其它生物位置的同等性,意义正是在于打破人类对生物界的沙文主义态度,用艺术样式去接纳生物界幼小的生命。李山的这一系列,把人类在生物圈的位置挪动一下,他把问题进一步提出,即要定义和辨认任何一种特殊的生物体和现存世界的界限是否可能。李山表面上看起来变化多样的作品在更近的观察中会发现是保持了一致的连贯性的。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的是对于未知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