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年代
民国
款识
底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盖款:瘦萍
盖款:瘦萍
容量
500ml
备注
铭文:味余思诗 壬午夏月同仁和制 李贞瑞先生 夏则才女士 结婚之喜 陆连生敬赠
说明:附国大师汪寅仙鉴定证书
附国大师李昌鸿鉴定证书
附紫砂鉴赏家李明先生鉴定证书
来源:台湾著名古董收藏家 胡木金先生旧藏
时值1942年,顾景舟先生结束了为上海“郎氏艺苑”仿古制陶,受聘于上海标准陶瓷公司,任职技师。此时经过十年的紫砂器制作与摹仿古代精品,技艺突飞猛进,对于紫砂器的创作与把握已形成自己的艺术语境。这一年他制壶用闲章“荆南山樵“、“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盖款“瘦萍”从1934年一直沿用。并自取名“曼曦”,磨去“武陵逸人”,自镌“曼曦陶艺”印。(部分文字摘自《紫音希声》第524页
从这时期开始,顾景舟先生作品里出现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的高端定制紫砂器,为顾景舟先生功成名就、技惊四座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此壶铭文“味余思诗 壬午夏月同仁和制 李贞瑞先生 夏则才女士 结婚之喜 陆连生敬赠”,据考证,陆连生为宜兴籍国民党将领,而另一面“壬午夏月同仁和制”可看作是同仁和在一起赠送的考据,“味余思诗”,抗战时期,烽火连年,茶滋味,诗百味,同饮一杯,共祝佳偶连理,永结同心,可谓是当时最为隽永的祝福了。
民国墨绿泥制器非常稀有,因其色沁心,温润如玉而著称于世。竹段为身,取竹之虚心可受;竹枝为壶把、钮、流,取竹之坚韧不拔;竹叶贴塑尤其特别,层叠交错而叶尖如芒,轻盈秀丽。整体工艺极为利落细致,气质温雅从容,是顾景舟先生花器作品里的经典之作。
顾景舟(1915-1996),男,原名景洲,别号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壶叟、老萍,宜兴川埠上袁村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七大老艺人之一,被誉为“紫砂泰斗”、“一代宗师”。
顾景舟一生结识了如江寒丁、吴湖帆、唐云、傅抱石、亚明等一批文人雅士,使其在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上有所突破,并培养了如徐汉棠、李昌鸿、高海庚等一批紫砂大师,为紫砂事业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代表作有:《云肩如意壶》、《仿古如意壶》、《提壁壶》、《大石瓢壶》、《紫泥天鹅水盂》、《上新桥壶》、《此乐提梁壶》、《夙慧壶》等。
说明:附国大师汪寅仙鉴定证书
附国大师李昌鸿鉴定证书
附紫砂鉴赏家李明先生鉴定证书
来源:台湾著名古董收藏家 胡木金先生旧藏
时值1942年,顾景舟先生结束了为上海“郎氏艺苑”仿古制陶,受聘于上海标准陶瓷公司,任职技师。此时经过十年的紫砂器制作与摹仿古代精品,技艺突飞猛进,对于紫砂器的创作与把握已形成自己的艺术语境。这一年他制壶用闲章“荆南山樵“、“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盖款“瘦萍”从1934年一直沿用。并自取名“曼曦”,磨去“武陵逸人”,自镌“曼曦陶艺”印。(部分文字摘自《紫音希声》第524页
从这时期开始,顾景舟先生作品里出现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的高端定制紫砂器,为顾景舟先生功成名就、技惊四座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此壶铭文“味余思诗 壬午夏月同仁和制 李贞瑞先生 夏则才女士 结婚之喜 陆连生敬赠”,据考证,陆连生为宜兴籍国民党将领,而另一面“壬午夏月同仁和制”可看作是同仁和在一起赠送的考据,“味余思诗”,抗战时期,烽火连年,茶滋味,诗百味,同饮一杯,共祝佳偶连理,永结同心,可谓是当时最为隽永的祝福了。
民国墨绿泥制器非常稀有,因其色沁心,温润如玉而著称于世。竹段为身,取竹之虚心可受;竹枝为壶把、钮、流,取竹之坚韧不拔;竹叶贴塑尤其特别,层叠交错而叶尖如芒,轻盈秀丽。整体工艺极为利落细致,气质温雅从容,是顾景舟先生花器作品里的经典之作。
顾景舟(1915-1996),男,原名景洲,别号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壶叟、老萍,宜兴川埠上袁村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七大老艺人之一,被誉为“紫砂泰斗”、“一代宗师”。
顾景舟一生结识了如江寒丁、吴湖帆、唐云、傅抱石、亚明等一批文人雅士,使其在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上有所突破,并培养了如徐汉棠、李昌鸿、高海庚等一批紫砂大师,为紫砂事业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代表作有:《云肩如意壶》、《仿古如意壶》、《提壁壶》、《大石瓢壶》、《紫泥天鹅水盂》、《上新桥壶》、《此乐提梁壶》、《夙慧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