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3.9*3.9*7.3cm
年代
1975年作
款识
印文:曾登大小凉山访彝胞
边款:癸丑春末夏初与靳夕詹同赴西南彝族地区深入生活,跨横断山脉、越大小凉山,访昭觉、美姑、雷波,越西米易等地,历时四十余日,行程数千里。沿途山高路险,风景壮丽,而兄弟民族深情厚谊,久未能忘怀,李白曾有句云:蜀道之难难于青天。然登凉山比之蜀道更艰险,而今钢铁长城穿群山、越深涧,如履平地,盘山通道直上云天,工程宏伟,边区交通乃得改善。昔日凉山为奴隶制社会,彝族深受奴隶主迫害,刀耕火种与外界隔绝,生活悲惨,春雷动,换新天,五七年我人民解放军进入凉(山)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边款:癸丑春末夏初与靳夕詹同赴西南彝族地区深入生活,跨横断山脉、越大小凉山,访昭觉、美姑、雷波,越西米易等地,历时四十余日,行程数千里。沿途山高路险,风景壮丽,而兄弟民族深情厚谊,久未能忘怀,李白曾有句云:蜀道之难难于青天。然登凉山比之蜀道更艰险,而今钢铁长城穿群山、越深涧,如履平地,盘山通道直上云天,工程宏伟,边区交通乃得改善。昔日凉山为奴隶制社会,彝族深受奴隶主迫害,刀耕火种与外界隔绝,生活悲惨,春雷动,换新天,五七年我人民解放军进入凉(山)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释文
说明:上款人为尹口羊,得自尹口羊先生本人。
方去疾,初名文俊,字正孚、超北,号之木,别署木斋、四角亭长。浙江温州人。1934年定居上海,1947年加入西泠印社。他在创作上一开始就以秦隶和诏版书作为根基,取法高古,所涉广泛,刀笔精湛。廿五岁时已有《去疾印稿》见刊,所编《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影响深远。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方去疾,初名文俊,字正孚、超北,号之木,别署木斋、四角亭长。浙江温州人。1934年定居上海,1947年加入西泠印社。他在创作上一开始就以秦隶和诏版书作为根基,取法高古,所涉广泛,刀笔精湛。廿五岁时已有《去疾印稿》见刊,所编《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影响深远。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