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弘一(1880~1942)
尺寸
16*65.5cm
质地
纸本 横披
备注
题识:昙昉。
钤印:弘一。
释文:南无阿弥陀佛。
弘一法师出家后,潜心研习佛法,“诸艺未废,唯随缘耳”,所从事的艺事多与佛教有关,其中以书法影响最大,数量最多,以书法与人结缘,以书法弘扬佛法。弘一法师早年学书时,真、草、篆、隶各体无所不学,“碑版过眼,即能神似”。出家后,其书法上的修养更见精湛,气韵清拔,深得古人神髓,脱去形式而别具风格。弘一法师的作品笔墨简净,意境悠远,他强调书法如佛法:“见我字,如见佛法”,融书法、佛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南无阿弥陀佛”是弘一法师喜欢书写的经句,也寄托着法师对芸芸众生的祝福,“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
弘一曾自谓:“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他的书法即具有这种“平淡、恬静、冲逸”的气质。该幅横批虽仅寥寥数字,然以圆净清劲的线条、不激不厉的行笔、拙稚质朴的结体、疏朗严谨的布局,营造了众多书家难以企及的“冲和之美”。这种“冲和”之美比之于色,它不是绚丽多彩、光彩夺目的旭日,而是暮春天际一抹淡淡的晚霞;比之于声,它不是宏亮悠扬的黄钟大吕,而是如怨如慕、不绝于缕的秋夜洞箫。
钤印:弘一。
释文:南无阿弥陀佛。
弘一法师出家后,潜心研习佛法,“诸艺未废,唯随缘耳”,所从事的艺事多与佛教有关,其中以书法影响最大,数量最多,以书法与人结缘,以书法弘扬佛法。弘一法师早年学书时,真、草、篆、隶各体无所不学,“碑版过眼,即能神似”。出家后,其书法上的修养更见精湛,气韵清拔,深得古人神髓,脱去形式而别具风格。弘一法师的作品笔墨简净,意境悠远,他强调书法如佛法:“见我字,如见佛法”,融书法、佛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南无阿弥陀佛”是弘一法师喜欢书写的经句,也寄托着法师对芸芸众生的祝福,“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
弘一曾自谓:“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他的书法即具有这种“平淡、恬静、冲逸”的气质。该幅横批虽仅寥寥数字,然以圆净清劲的线条、不激不厉的行笔、拙稚质朴的结体、疏朗严谨的布局,营造了众多书家难以企及的“冲和之美”。这种“冲和”之美比之于色,它不是绚丽多彩、光彩夺目的旭日,而是暮春天际一抹淡淡的晚霞;比之于声,它不是宏亮悠扬的黄钟大吕,而是如怨如慕、不绝于缕的秋夜洞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