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参阅:《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第86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8年。
古人茗注屡有品评,如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清初李渔【杂说】:“凡制砂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休,再曲则称弃物矣。”此壶形制全然符合前说,尤其是相较略大的壶嘴,便于点注利落,稍高的钮座,利于倾汤扣指,想必曾是故主的茶桌利器。
壶底以利刀写刻“玉川珍”,上下各有叶形章与“惠”“孟臣”上圆下方小章。“玉川珍”款,典出中唐著名嗜茶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此款亦见于日人奥兰田的【茗壶图录】之“红颜少年”朱泥壶。(黄健亮)
90ml
古人茗注屡有品评,如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清初李渔【杂说】:“凡制砂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休,再曲则称弃物矣。”此壶形制全然符合前说,尤其是相较略大的壶嘴,便于点注利落,稍高的钮座,利于倾汤扣指,想必曾是故主的茶桌利器。
壶底以利刀写刻“玉川珍”,上下各有叶形章与“惠”“孟臣”上圆下方小章。“玉川珍”款,典出中唐著名嗜茶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此款亦见于日人奥兰田的【茗壶图录】之“红颜少年”朱泥壶。(黄健亮)
9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