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谢稚柳
尺寸
131×65cm
备注
说明:
1.上款人曹漫之蔡志勇夫妇,曹漫之(1913-1991),山东胶东(今平度市)人。曾任建国后上海市第一任民政局长及中共华东局副秘书长等职,与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友谊甚深。
2.Lot8021-Lot8023为同一上款及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谢稚柳先生早年画宗章候(陈洪绶),后上溯北宋,倾心于“宣和体”。早在50年代的画作中就可看出他醉心“宣和体”的画风,但同时在画作的题跋中也明确提出了他心仪“落墨法”久矣。其实这也正是谢稚柳关注“落墨法”的伊始。
解放后,谢稚柳先生长期供职于上海博物馆,对古书画的过目可谓是不计其数,从中亦吸取了不少养料。1956年谢稚柳鉴定由大收藏家钱镜塘所藏的《雪竹图》。根据此画的运笔、运墨、艺术风格等,谢稚柳确定其为南唐徐熙真迹无疑,且为海内外孤本。此后,谢稚柳就心追手摹“落墨法”。1970年3月,谢稚柳因目疾赋闲在家,经名医张镜人为他治疗,使眼睛有所好转。此后,便开始了他心仪已久地“落墨法”的钻研。
落墨法讲究笔墨,注重墨法,尤其强其墨骨,浓丽的色彩只起到辅助作用。画面中有色彩浓艳的地方;有水墨清华的地方;有色墨并举的地方;有墨彩交融的地方。主要是以墨骨的强劲胜,以写意的笔调抒写写实的形骸。
此幅谢稚柳先生长题的落墨五色牡丹更是其创作生涯中极为少见的佳作之一。作品写牡丹数朵,或竞相盛开,或含苞待放,偃仰相背,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花朵盛开,各具姿态,各不相同。绿叶也以落墨法写成,布满全局,用色清凉,笔触洒脱,恣意率真,风格独具。
“于君缣素开新调,重见江南落墨花。更向郭熙追妙笔,须知谢眺是名家。”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如此评价谢稚柳先生,此言诚不虚也。
1.上款人曹漫之蔡志勇夫妇,曹漫之(1913-1991),山东胶东(今平度市)人。曾任建国后上海市第一任民政局长及中共华东局副秘书长等职,与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友谊甚深。
2.Lot8021-Lot8023为同一上款及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谢稚柳先生早年画宗章候(陈洪绶),后上溯北宋,倾心于“宣和体”。早在50年代的画作中就可看出他醉心“宣和体”的画风,但同时在画作的题跋中也明确提出了他心仪“落墨法”久矣。其实这也正是谢稚柳关注“落墨法”的伊始。
解放后,谢稚柳先生长期供职于上海博物馆,对古书画的过目可谓是不计其数,从中亦吸取了不少养料。1956年谢稚柳鉴定由大收藏家钱镜塘所藏的《雪竹图》。根据此画的运笔、运墨、艺术风格等,谢稚柳确定其为南唐徐熙真迹无疑,且为海内外孤本。此后,谢稚柳就心追手摹“落墨法”。1970年3月,谢稚柳因目疾赋闲在家,经名医张镜人为他治疗,使眼睛有所好转。此后,便开始了他心仪已久地“落墨法”的钻研。
落墨法讲究笔墨,注重墨法,尤其强其墨骨,浓丽的色彩只起到辅助作用。画面中有色彩浓艳的地方;有水墨清华的地方;有色墨并举的地方;有墨彩交融的地方。主要是以墨骨的强劲胜,以写意的笔调抒写写实的形骸。
此幅谢稚柳先生长题的落墨五色牡丹更是其创作生涯中极为少见的佳作之一。作品写牡丹数朵,或竞相盛开,或含苞待放,偃仰相背,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花朵盛开,各具姿态,各不相同。绿叶也以落墨法写成,布满全局,用色清凉,笔触洒脱,恣意率真,风格独具。
“于君缣素开新调,重见江南落墨花。更向郭熙追妙笔,须知谢眺是名家。”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如此评价谢稚柳先生,此言诚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