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黄慎
尺寸
187*52cm
年代
壬申(1752)年作
备注
说明:张之万,周贻白递藏。张之万(1881-1897),字子青,号銮坡,晚清大臣、画家。太子太保张之洞堂兄。周贻白(1900-1977),一作夷白。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
扬州八怪的中坚黄慎性格放旷,才华横溢,不拘一格,以狂草笔法入画,笔姿放纵,不囿程序,气象雄伟,意境古雅。人物、山水、花鸟皆善,尤以人物画彪炳画坛,号称“写神不写貌,写意不写形”。郑板桥曾盛赞黄慎:“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此帧《梅妻鹤子图》作于1752年,是年黄慎66岁,正是他精力弥漫,画风成熟的巅峰期,描绘的是北宋隐士林逋的典故。林逋,浙江奉化人,性情淡泊,隐居西湖,结庐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梅妻鹤子般的隐逸生活成为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追寻的梦境。
瘿瓢子的绘画比较“民间”,和刻板的院画风格迥异,更多的带着世俗的情致。画中以粗犷的用笔写照林逋,衣纹顿挫转折,纵横捭阖,一气呵成。这十分契合和靖先生闲云野鹤般之性情——洒脱恣意,与世无争。画中以雪景衬托林逋,也非常符合其高洁出尘的逸趣。鲜红的鹤顶犹如整幅画面的点睛之处,与林逋的身姿形成三角呼应。背景的梅花老干虬枝,苍古蓊郁,反复纠曲的伸展丰富了画面的美感,细腻的点苔和梅花的留白将腊梅冰肌铁骨的孤傲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似闻:“暗香浮动”;远处天边彤云密布,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暴风雪即将降临;主仆二人耸肩缩颈,凉意栩生,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黄慎的绘画在当时即名杨于世。“尺纸缣素,世争宝之”,是帧尺幅巨大,品相完好,原装原裱,递藏有序是为黄慎可靠的晚年精品。
扬州八怪的中坚黄慎性格放旷,才华横溢,不拘一格,以狂草笔法入画,笔姿放纵,不囿程序,气象雄伟,意境古雅。人物、山水、花鸟皆善,尤以人物画彪炳画坛,号称“写神不写貌,写意不写形”。郑板桥曾盛赞黄慎:“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此帧《梅妻鹤子图》作于1752年,是年黄慎66岁,正是他精力弥漫,画风成熟的巅峰期,描绘的是北宋隐士林逋的典故。林逋,浙江奉化人,性情淡泊,隐居西湖,结庐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梅妻鹤子般的隐逸生活成为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追寻的梦境。
瘿瓢子的绘画比较“民间”,和刻板的院画风格迥异,更多的带着世俗的情致。画中以粗犷的用笔写照林逋,衣纹顿挫转折,纵横捭阖,一气呵成。这十分契合和靖先生闲云野鹤般之性情——洒脱恣意,与世无争。画中以雪景衬托林逋,也非常符合其高洁出尘的逸趣。鲜红的鹤顶犹如整幅画面的点睛之处,与林逋的身姿形成三角呼应。背景的梅花老干虬枝,苍古蓊郁,反复纠曲的伸展丰富了画面的美感,细腻的点苔和梅花的留白将腊梅冰肌铁骨的孤傲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似闻:“暗香浮动”;远处天边彤云密布,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暴风雪即将降临;主仆二人耸肩缩颈,凉意栩生,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黄慎的绘画在当时即名杨于世。“尺纸缣素,世争宝之”,是帧尺幅巨大,品相完好,原装原裱,递藏有序是为黄慎可靠的晚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