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刘墉(古)
尺寸
36×86cm
年代
壬子(1792)年作
备注
释文: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只屐。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中有一枝最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醉来仰面卧深雪,梦扶飞琼上天阙。酒醒起视夜何其,饥乌啼破江天月。会稽王冕元章写。王冕画梅每自作诗其上,诗即不极工而无尘气,其人胸次不俗亦时时有经世意,与陈悔迟相似,非画工也。
为农。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沙。子美诗,韩文公曰光焰万长,非溢美也。
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到处青青遍,何尝择地生。春来春去日,远水远山程。细雨芳菲晚,斜阳迤逦晴。解邀人踏踏,惯趁客行行。汉苑荒台满,吴宫废治平。春草诗。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潍坊人,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墉的书法在当时拥有很大的名气,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诸城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贤之大成也”。
刘墉书法初学赵孟钴,后学董其昌,继而泛学诸家,博采众长。小楷书师法锺繇、颜真卿;行草则泛学《淳化阁帖》中诸家书,以及隋智永、宋苏轼等。
刘墉的书法,融合了赵孟頫的圆润、董其昌的生拙、苏轼的丰肥、颜真卿的浑厚。刘墉喜用狼毫硬笔书写,风貌饱满而不露筋骨,独具面目。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气象恢宏,棉里裹铁,点画洁净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虽笔藏锋敛,而未尝不神清气爽。墨浓笔沉而无迟涩痴滞之弊。加之揉入行草的笔意,充满生动活泼的情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本系列刘墉作品由同一藏家提供(系上款人亲属)。其中包含梦禅上款两幅,大司成吉公上款一幅,蔼亭上款一副,此六件作品皆是首次在市场上露面,创作年代贯穿刘墉五十岁至八十岁各个时期,内容涵盖自书手札、诗抄、临帖、书论等,可谓精彩纷呈,弥足珍贵。
为农。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沙。子美诗,韩文公曰光焰万长,非溢美也。
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到处青青遍,何尝择地生。春来春去日,远水远山程。细雨芳菲晚,斜阳迤逦晴。解邀人踏踏,惯趁客行行。汉苑荒台满,吴宫废治平。春草诗。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潍坊人,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墉的书法在当时拥有很大的名气,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诸城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贤之大成也”。
刘墉书法初学赵孟钴,后学董其昌,继而泛学诸家,博采众长。小楷书师法锺繇、颜真卿;行草则泛学《淳化阁帖》中诸家书,以及隋智永、宋苏轼等。
刘墉的书法,融合了赵孟頫的圆润、董其昌的生拙、苏轼的丰肥、颜真卿的浑厚。刘墉喜用狼毫硬笔书写,风貌饱满而不露筋骨,独具面目。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气象恢宏,棉里裹铁,点画洁净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虽笔藏锋敛,而未尝不神清气爽。墨浓笔沉而无迟涩痴滞之弊。加之揉入行草的笔意,充满生动活泼的情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本系列刘墉作品由同一藏家提供(系上款人亲属)。其中包含梦禅上款两幅,大司成吉公上款一幅,蔼亭上款一副,此六件作品皆是首次在市场上露面,创作年代贯穿刘墉五十岁至八十岁各个时期,内容涵盖自书手札、诗抄、临帖、书论等,可谓精彩纷呈,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