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李 鱓
备注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二隐图。十月先开岭上梅,菊残犹有傲霜枝,是梅菊原可同时也,曾记瓶中梅菊并插,王楼村太年伯作陶潜林逋二隐诗。今追忆之,见诸图画,乾隆九年冬月,李鱓。
钤印:鱓印、衣白山人
鉴藏章:清和堂心赏、萧平七十岁後审定真迹、澄艺堂装池记
萧平诗堂:梅菊二隐。李鱓五十九岁真笔,梅菊不同时,偏画一图中,此乃艺术之浪漫也。作者题句涉及陶潜林逋。一爱菊,另一侧以梅为妻,由梅菊二花而至林陶二高士,以花之隐,喻人之隐,此其妙也。戈父萧平。
钤印:戈父、萧平、爱莲居
出版:1.《翰墨丹青》—中国明清书画品鉴P116,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
2.《扬州画派精品集》,广陵书社出版。
3.《首届山东民间收藏精品展》,山东博物馆编。
简介: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木头老子,墨磨人、衣白山人,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举人,曾供奉内廷,後任山东滕县知县。工书法,古朴有金石气。擅画花卉虫鸟,师蒋廷锡,画较工致,又为高其佩弟子,取法林良、陈淳、徐渭诸家,形成“水墨融成奇趣”之特色。因受石涛画法影响,後用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一变。近代吴昌硕等受其影响甚大。在扬州卖画自给,为“扬州八怪”之一。
LI SHAN(1686-1762) Two Hermits
画心:168×52cm 约7.9平尺
诗堂:44×52cm 约2.1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由此轴《椿萱百龄》题识中可知此作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该年李鱓六十三岁。此时已罢官南归,在老家兴化筑“浮驱馆”。画中以写意的笔法写椿干奇石,复以细腻工整的笔法绘灵芝相依而生。全画工写结合,体现出李鱓精湛而全面的画艺。两棵椿萱挺立棱森,气魄雄伟,有“耸拔苍穹”之境界。主干交错,枝干顾盼。椿萱寓意长寿,庄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杪高悬红日,一派生机与希望,映衬了“不凋不零,寿享千龄”美好寓意。李鱓画五松图有多幅,这幅兼工带写的“椿萱百龄”却仅此一副。
题识:二隐图。十月先开岭上梅,菊残犹有傲霜枝,是梅菊原可同时也,曾记瓶中梅菊并插,王楼村太年伯作陶潜林逋二隐诗。今追忆之,见诸图画,乾隆九年冬月,李鱓。
钤印:鱓印、衣白山人
鉴藏章:清和堂心赏、萧平七十岁後审定真迹、澄艺堂装池记
萧平诗堂:梅菊二隐。李鱓五十九岁真笔,梅菊不同时,偏画一图中,此乃艺术之浪漫也。作者题句涉及陶潜林逋。一爱菊,另一侧以梅为妻,由梅菊二花而至林陶二高士,以花之隐,喻人之隐,此其妙也。戈父萧平。
钤印:戈父、萧平、爱莲居
出版:1.《翰墨丹青》—中国明清书画品鉴P116,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
2.《扬州画派精品集》,广陵书社出版。
3.《首届山东民间收藏精品展》,山东博物馆编。
简介: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木头老子,墨磨人、衣白山人,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举人,曾供奉内廷,後任山东滕县知县。工书法,古朴有金石气。擅画花卉虫鸟,师蒋廷锡,画较工致,又为高其佩弟子,取法林良、陈淳、徐渭诸家,形成“水墨融成奇趣”之特色。因受石涛画法影响,後用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一变。近代吴昌硕等受其影响甚大。在扬州卖画自给,为“扬州八怪”之一。
LI SHAN(1686-1762) Two Hermits
画心:168×52cm 约7.9平尺
诗堂:44×52cm 约2.1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由此轴《椿萱百龄》题识中可知此作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该年李鱓六十三岁。此时已罢官南归,在老家兴化筑“浮驱馆”。画中以写意的笔法写椿干奇石,复以细腻工整的笔法绘灵芝相依而生。全画工写结合,体现出李鱓精湛而全面的画艺。两棵椿萱挺立棱森,气魄雄伟,有“耸拔苍穹”之境界。主干交错,枝干顾盼。椿萱寓意长寿,庄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杪高悬红日,一派生机与希望,映衬了“不凋不零,寿享千龄”美好寓意。李鱓画五松图有多幅,这幅兼工带写的“椿萱百龄”却仅此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