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28
谢稚柳 门外野风开白莲
拍卖会
2015年秋季暨五周年庆拍卖会
专  场
《禾风》——中国书画夜场
图录号
8028
作  者
谢稚柳
尺  寸
--
估  价
RMB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3,22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谢稚柳
备注
水墨纸本 镜片 丙申 1956年作
题识:门外野风开白莲。为凤白吾兄写,丙申初冬,谢稚柳。
钤印:谢稚之印、稚柳、杜斋、鱼饮溪堂、鱼饮溪堂
说明:上款人为蒋凤白,原名鸿逵,江苏武进人。擅长中国画。任教於四川国立艺专,曾任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苏州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出版:1.《百年稚柳》纪念谢稚柳诞辰100周年,常州博物馆编P49,文物出版社。
2.《谢稚柳》上海博物馆编P7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3.《烟江秋兰》—谢稚柳、陈佩秋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XIE ZHILIU(1910-1997)
Wildwind Outside Blooms White Lotus
Ink on paper; Framed
127×83.5cm 约9.5平尺
RMB: 1,200,000-1,800,000

《補袞图》赏析
在现代画坛中,程十髮是一位艺坛多面手,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人物画、花鸟画及山水、书籍插图等。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主张美术要“抛弃旧趣味”,山水、花鸟画被认为是“缺乏生命力的士大夫趣味”,一度被看成是“落后画种”,人物画在“国画改革”运动中备受重视。此时期的程老,一边创作连环画,一边坚持人物画创作。1957年,程十髮参加文化部组织的赴云南写生团,德宏、西双版纳、怒江等少数民族的物貌风情另他感到耳目一新,打开了他在人物画创作上的新思路。他的创作“不再拘泥於结构、解剖、透视的束缚”,而表现从生活中感受来的意境。70年代后期,程十髮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题材更为多样,艺术手法更加突出个人风格,仕女与历史人物成为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画题。此幅《补衮图》便是创作於1982年,是此时期人物画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形象与经营上体现了综合性,完整、丰富而宏大,笔墨越髮沉着浑穆,用笔粗细结合,色彩辛辣奔放,古装人物形象与现代感的情趣氛围形成奇特的和谐。
在传统文化中,补衮有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之寓意。此幅《补衮图》截取傣族女子补衮的场景,画面描绘一位女子端坐,正神态专注地精心绣制衣装。女子头戴金凤簪钗,着交领胭红上衣和黑色披裘。其面容蛾眉杏眼,樱口桃腮,秀丽姣美。作者着意刻画人物的皓腕纤指,表现出女子手指的灵巧和动感。作品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人物的面部和手部两处重点部位的刻画,塑造出一位端庄娴雅、秀外慧中的女子形象,富於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的视角有正、侧、背之分,穿插有致,聚散分明,显示出作者善於剪裁,把握大局的巧思妙想以及观察入微、刻划精致的造型功力。画面敷彩浓丽,色彩丰富,工写兼具,雅俗共赏。整幅作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呈现出一幅引人入胜、若临其境的民族民俗画卷。透过这件作品,我们还能领略到程十髮汲取陈老莲、任伯年笔法的精准与娴熟,借鉴民间绘画的形式与创意,根植於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开创新国画的时代语境,程十髮的成功可谓水到渠成、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