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35
谢稚柳 山居图 落墨牡丹图
拍卖会
2015年秋季暨五周年庆拍卖会
专  场
《烟江秋兰》——谢稚柳陈佩秋大师作品专场第七期
图录号
235
作  者
谢稚柳
尺  寸
--
估  价
RMB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92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谢稚柳
备注
设色金笺 成扇 乙卯 1975年作
题识:1.乙卯秋日为晓贤同志属写即正。谢稚柳。
钤印:谢稚、稚柳印
2.已褪怀中旧笔痕。自沉冥思返清真。无多工让江南格,杂彩缤纷落墨新。乙卯秋日,晓贤同志以此佳箑属图,为写落墨牡丹博咲。稚柳。
钤印:谢稚、稚柳、鱼饮父、落墨、潇碧居
出版:1.常州博物馆编《百年稚柳》纪念谢稚柳诞辰100周年P142-143,文物出版社。
2.上海博物馆编《谢稚柳》P8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3.《烟江秋兰》—谢稚柳、陈佩秋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说明:上款人章晓贤,原任职于上海文物公司,后赴美,与谢稚柳、陈佩秋夫妇交善。
XIE ZHILIU(1910-1997) Dwelling in Mountain Peony Painting
Ink and color on golden-flecked paper; Folding fan
23.5×66cm 约1.4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明快雅洁 壮暮情怀
——谢稚柳《雪景山水》赏析

“别来岁岁滋烟尘,画里啼猿怨未申。天下英雄君与操,三分割据又何人。” 1964年,张大千的这首诗评的是谢稚柳的《槲树啼猿》,“天下英雄君与操”七个字透着画界一世之雄的豪迈,而且在他眼里,论画艺与他比肩的,惟谢稚柳而已。张大千心目中的这位“柳弟”,对艺术永远是孜孜不倦,精耕细研,广泛探求,锲而不舍地攀登着艺术巅峰。在诗、书、画、考证、鉴定、研究等领域中成就卓越。谢稚柳在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谢稚柳出身书香世家,16岁拜江南大儒钱名山为师,20岁时经常前往中央博物馆看画,可算是大变动来临前最后一代的士族少年。他的长兄谢玉岑是民国才子,与张大千私交甚笃,谢维柳在20岁时认识了张大千,之后两人曾共同游历山水,谈书论画,1942年他应张大千邀请赴甘肃敦煌石窑,对敦煌每一个佛洞的彩塑、壁画的历史及画风演变作了详尽的研究,以《敦煌艺术叙录》一书驰名艺坛。谢稚柳与张大千晚年天各一方而书信从不中断,这对情谊持续了一辈子的挚友,被传为美谈。
谢稚柳创作于1980年的这幅《雪景山水》是谢老青绿山水中的精品,时年70岁。海上山水画大家应野平于1981年为此立轴题写了“谢稚柳雪景山水精品”的签条。
这幅画作设色明雅,用笔隽秀,清丽静穆,曲尽其妙。真可谓“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画中峻峭的山峰被厚重的积雪所盖;松树的树冠也积压着皑皑白雪,浓缘紧密的松针,在严寒里更显得郁郁葱葱,生意盎然;全画又以洋红、古青、石绿色罩染山石,一方面浓重的颜色将积雪的白色衬托得格外艳丽。另一方面,冬日山石的积雪在阳光反射的作用下映显出绚丽的色彩,让人有身临美景之感。仅从设色这一处的技法表现,便足见谢稚柳对于自然体悟之深切,这也是古人常讲的“师造化”的重要性。谢老通过主观的艺术化手段的处理,表达了对萧瑟寒冬的理想化和浪漫化情怀。
谢稚柳是一位十分重情义的大画家,本画的上款人为戴珊梅夫人,她与谢稚柳、陈佩秋夫妇私交甚笃,珊梅夫人的女儿也跟随陈佩秋学花鸟画,后来都已移居美国。谢稚柳不仅用心用情精心创作此画,而且用熟宣作画。在同代画家中,谢稚柳是少有的偏爱用特制的熟宣作画的大艺术家。画在特制的熟宣上,落笔之后,线条有种入木三分的厚重感,却绝不滞重,依然保留着灵动的弹性感。综上所述,谢稚柳这幅《雪景山水》弥足珍贵,值得藏者永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