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年代
乾隆
备注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茶叶末釉,旧称厂官釉,是雍正,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窑所产黑釉器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其特点是多以灰白色的“大青土”做胎,胎体自身质地较粗糙,其釉面往往呈现蛇皮般的绿色。唐英在反复试验创烧的基础上,吸取了这种釉色失透的庄严,沉稳的优点,又同时利用窑变形成的黄、绿色阶变化,从而新创了高雅精美而又含蓄典雅的茶叶末釉色产品。这种釉面是以铁为呈色剂,因为是高温釉,其发色稳定,无明显透光。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青褐色釉面上散布着黄色斑点或丝纹,再加上都是用于白色瓷胎表面,产品更加规整。本件拍品便是具有上述茶叶末釉色几乎所有特点与优点於一身的传世之佳器。此时的釉面“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若玉,瓶为范,最养目”,在当时便被视若“秘釉”,御窑厂专烧仅供皇室使用,常欣赏其气色有养目、明神之奇效,品级极高。在乾隆年间,此瓶的宫廷地位远远高于同类单色釉器物。此造型在传世品中十分少见,为难得的乾隆官窑低温釉器中的精品。且传世者绝少,发表者仅见日本出光美术馆有相同作品收藏。在两个多世纪前的乾隆盛世中,这种釉色的瓷器可以说是品味与尊贵合二为一的顶级艺术品。其实,颜色釉瓷器之美大致不靠装饰,而只是以单纯和谐的本色取胜,使人可以透过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气质领悟“瓷之韵”,也是其能成为中国陶瓷主流之一的关键所在。
著录:「中国清代官窑瓷器」
D:20.4cm
RMB: 200,000-300,000
说明:茶叶末釉,旧称厂官釉,是雍正,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在明代磁州窑所产黑釉器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其特点是多以灰白色的“大青土”做胎,胎体自身质地较粗糙,其釉面往往呈现蛇皮般的绿色。唐英在反复试验创烧的基础上,吸取了这种釉色失透的庄严,沉稳的优点,又同时利用窑变形成的黄、绿色阶变化,从而新创了高雅精美而又含蓄典雅的茶叶末釉色产品。这种釉面是以铁为呈色剂,因为是高温釉,其发色稳定,无明显透光。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青褐色釉面上散布着黄色斑点或丝纹,再加上都是用于白色瓷胎表面,产品更加规整。本件拍品便是具有上述茶叶末釉色几乎所有特点与优点於一身的传世之佳器。此时的釉面“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若玉,瓶为范,最养目”,在当时便被视若“秘釉”,御窑厂专烧仅供皇室使用,常欣赏其气色有养目、明神之奇效,品级极高。在乾隆年间,此瓶的宫廷地位远远高于同类单色釉器物。此造型在传世品中十分少见,为难得的乾隆官窑低温釉器中的精品。且传世者绝少,发表者仅见日本出光美术馆有相同作品收藏。在两个多世纪前的乾隆盛世中,这种釉色的瓷器可以说是品味与尊贵合二为一的顶级艺术品。其实,颜色釉瓷器之美大致不靠装饰,而只是以单纯和谐的本色取胜,使人可以透过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气质领悟“瓷之韵”,也是其能成为中国陶瓷主流之一的关键所在。
著录:「中国清代官窑瓷器」
D:20.4cm
RMB: 200,00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