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年代
同治
备注
款识:“大清同治年製”六字二行楷书款。
说明:赏瓶创烧于雍正朝,在出现之初被称为“玉堂春瓶”,因其多以青花绘缠枝莲纹,意寓“清廉”,故常被帝王用作赏赐用瓷,以期臣下为官清廉,故又名“赏瓶”。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瓷器之经典品种,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朝,其间从未间断。
说明:赏瓶创烧于雍正朝,在出现之初被称为“玉堂春瓶”,因其多以青花绘缠枝莲纹,意寓“清廉”,故常被帝王用作赏赐用瓷,以期臣下为官清廉,故又名“赏瓶”。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瓷器之经典品种,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朝,其间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