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461
-- 青花庭院蕉叶纹玉壶春瓶
拍卖会
2015年秋季暨五周年庆拍卖会
专  场
《御瓷赏珍》——明清御窑瓷器专场
图录号
1461
作  者
--
尺  寸
--
估  价
RMB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230,000
拍品信息
年代
宣统
备注
款识:“大清宣统年製”六字二行楷书款。
说明:侈口,束颈,斜肩,鼓腹,圈足,底部「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此瓶,内外满釉。其外透明釉地青花绘饰。近口沿处青花双弦一周。颈环蕉叶纹比邻卷草纹圈带。肩环下向如意云头纹。腹中作「竹石芭蕉」主题。庭院之中,木栏周围,竖石成山,蕉树倚靠,有纤竹二三覆叶,随风俯仰。腹底仰莲纹圈围。圈足外壁青花双弦之上匀布莲花纹。细观,形制敦实稳健,线条流畅隽永,青花绘饰用笔流畅,层次明晰。保存完整。「竹石芭蕉」纹装饰于瓷器首见于元代,明清时流行,用于玉壶春瓶则最早见于明洪武御窑,当时有青花、釉里红制品,其后永宣制品最佳。清代康熙开始仿明初之作,乾隆朝烧造达至极致,之后清历代官窑均以乾隆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为范式延烧,清末始竭,在众多品类中尤以青花为多。玉壶春瓶创烧于宋代,其造型由唐代寺院所用净水瓶演变而来。其名颇得诗意,出处沿说有二,一说得于宋人诗句「玉壶先春」,一说来自「玉壶买春」。前者不可考,后者则可寻得唐代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之句。而句中所指是否为现在所说玉壶春之原型亦难考证。宋元时期壶颈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烧成之初作酒器使用,后因其造型俊美,线条匀称,逐渐成为陈设用瓷。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 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图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