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530
菅木志雄 1995年作 平面性的线状化 综合材料
拍卖会
202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起潮时代》——现当代艺术及区块链·数字艺术专场
图录号
2530
作  者
菅木志雄
尺  寸
100×99.6cm
估  价
RMB50,000~100,000
起拍价
RMB5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菅木志雄
尺寸
100×99.6cm
备注
签名:suga kishio 1995 平面性&线状化
来源:亚洲私人美术馆
菅木志雄,岩手県盛冈市出生,1968年多摩美术大学絵画科毕业。1970年前后,作为美术运动“物派”的重要艺术家活跃在国内外的展览会上。菅木志雄主要以石,木,纸,布,金属等日常生活中的物料进行创作。通过空间运用,制作大型装置作品,构建素材与素材,素材与空间的关系。突出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物派”(Mono-ha)被认为是发生于1968年至1971年间的一个日本现代艺术流派。虽然“物派”一词难以追溯其概念的源头,但它在日本现代艺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正如日本美术评论家峰村敏明指出的那样,“‘物派’这一称呼的起源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并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不管是在广义上还是在狭义上,它(物派)被运用是70年代前后的一个共同的倾向,而在那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自觉的集团”。事实上,关于“物派”的争论也超出了那个短暂的时期。“物派”在确立亚洲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实践中心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文化身份和日本艺术的发展方向。“物派”艺术家基本上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他们经历了战后美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反对日本盲目搬用美国现代制度,提倡亚洲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和形式。
菅木志雄用石头、树木、金属板等作为素材创作装置艺术,可以说是由物质和物质共同存在于一个空间中而形成的“风景”。存在着物质的集合,产生互相的关联性感性丰富的控制的事空间和物质的变化。根据创作行为这样的介入的结果活化空间,这是菅木志雄作品的本质。
菅木志雄于1973年参加巴黎青年双年展,1978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展览。他是唯一一位至今仍延续“物派”观念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臻于成熟。1990年代之后,他进而对包括事物与人类的知觉活动在内的“周围性”产生兴趣,并对由此衍生的关系作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