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展讯 | 尽微致广——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特展将于8月28日重磅呈现!

2025-08-25 09:38:55






徐悲鸿(1895~1953)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留法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主张写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尽微致广

——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特展


“尽微致广”原出《中庸》语“致广大而尽精微”。徐悲鸿引此为艺术主张,一生的艺术创作与美育实践都深深熔炼其中,俯于细处,而极于宏阔。他的足迹遍及东亚、南洋、南亚、欧洲,如同笔下的骏马一样骥足辗转、奔踏不停,在烽火中穿梭来往的每一步都踏在了中国艺术复兴的鼓点上。在传统与现代相互激荡的年代,徐悲鸿将写实精神注入中国艺术的血脉,以非凡的胆识与智慧,开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之路。

2025年,适逢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上海嘉禾艺术中心与徐悲鸿艺术馆联袂敬献“尽微致广——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特展”。此次展览精选徐悲鸿先生的国画、素描、书法及信札等,力求全面呈现其艺术探索的丰硕成果。我们不仅致敬他非凡的创作,更感念他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所作的不朽贡献。大笔淋漓挥毫尽,往来千载一悲鸿,他的艺术精神,将一直激励着后来者。


展览时间

2025/8/28-10/28


展览地点

上海嘉禾艺术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龙文路16号芒果广场D栋)


策展人

徐小阳


主办单位

徐悲鸿艺术馆


承办单位

上海嘉禾艺术中心

上海嘉禾拍卖有限公司


(文末可预约购票)


精彩展品

醒狮

设色纸本  立轴

1938年作

71.5x61.5cm


《醒师》为徐悲鸿于重庆中央大学任教时所作。徐悲鸿融中西技法精准造型,图中卧狮双目如炬,警惕而机敏,双爪紧紧扣住地面,有时刻腾起搏斗之感。时值民族存亡之际,徐悲鸿以此雄狮象征力量勇气,唤起人民的抗日爱国情怀与必胜信念。



奔马图

水墨纸本  镜片
1948年作
109×53.5cm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战马,以马之精神象征人之精神,隐喻民族危亡时刻中华儿女的英勇奋发。

在徐悲鸿众多《奔马图》中,此幅是其极具代表性的一件精品。作此幅时徐悲鸿恰已步入创作的巅峰时期,画马至炉火纯青之境。用笔豪迈刚劲,墨色酣畅淋漓,颇有以书法“写”马之意,使得奔马形神兼备,犹如将跃出纸面。




赠陶麟书奔马图
水墨纸本  镜片
1935年作
66×130cm

这匹四蹄腾空、鬃毛飞扬的奔马,是徐悲鸿绘制骏马侧面形象的代表。画面采用横幅形式,让奔马从左至右横向穿越画面空间。马身呈优美的流线型,前蹄奋力前伸,后腿强劲后蹬,形成完美的运动曲线。悲鸿精准把握了奔马运动中的瞬间动态,将西方解剖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写意笔墨完美融合,创造出“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北游所见

设色纸本  立轴

1935年作

110×53cm


徐悲鸿写树,尤爱松柏。据题款所言“北游所见”,其极喜北平市郊奇古雄壮之柏树,感慨未有前人赏之绘之,屡取入图。徐悲鸿偏爱此题材,每每下笔,皆特殊情况下所出,且为巨制。徐悲鸿借苍柏历劫不磨之形象,对应当时国难深重,引发沉思。



二湘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5年作

80.5x37.5cm


该作经由黄养辉、苏葆桢旧藏,是徐悲鸿先生仕女画的精细之作。徐悲鸿先生将西方绘画中对人体结构、光影的理解,巧妙融入中国传统仕女画的创作中,使人物形象更具立体感与真实感,同时又保留了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与意境营造,表达了其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



双喜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53年作

画心:87x57.5cm
诗堂:25.5x57.5cm

此幅《双喜图》有其妻廖静文女士题识说明,为徐悲鸿去世前三天的绝笔之作,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创作此画,或许有着对生活的眷恋,对亲友的祝福,也可能是在生命即将落幕之时,对美好事物的一种不舍与留恋。画中红叶则色彩浓淡相交,笔触灵动,既有秋天红叶的绚烂,又不失水墨韵味,体现了传统国画“墨分五色”的精妙。



室上大吉

设色纸本  镜片

1936年作

83×46cm


此作为槟城骆氏家族旧藏,题跋中的上款人“清泉仁兄”,是南洋著名的艺术鉴藏家骆清泉先生。
作品中的“鸡”与“吉”谐音,“石”与“室”谐音,取“室上大吉”之意,带着吉祥美好、平安顺遂的情感寄托。雄鸡昂首傲立在石头之上,背景以几缕翠竹相称,构图饱满。笔触简洁明快,有流畅的书写感,形体结构紧实。



书法“乐天斋
纸本镜框
30×88cm

此件《乐天斋》书法结字中宫收紧,收放自如,随手挥洒,落笔天成,超然物外。“乐天斋”取“乐天知命”之意,语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论语也有“五十而知天命”之语。钤印“徐悲鸿”和“江南布衣”均为白石老人所制,书与印相得益彰。



行书五言联

纸本立轴

1937年

132x34cmx2


此幅行书五言联上款人“草衣诗人”即刘草衣(1892~1976),名君卉,澳门雪社成员。悲鸿先生此幅作品既包含了楷书的端正稳健,又兼具行书的流畅自然。起笔处,藏锋多而露锋少,变化多端。笔画的转折间,方圆兼备,方折处尽显刚毅果敢,圆转处流露柔和婉转,刚柔相济,别具韵味。



愚公移山人物画稿四开

素描纸本  册页

52×58cm×5


此为其著名油画《愚公移山》的素描画稿,画面中的身体以炭笔勾勒,在纸面上形成一种近乎雕塑感的体积存在。不同于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形象,徐悲鸿笔下的开山者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肉身性”,将“愚公移山”这一古老寓言转化为二十世纪中国民族复兴的视觉呈现。徐悲鸿提倡“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由此册难得的画稿我们可以看到他精妙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



灵鹫·人体头像(双面画)

双面素描
18x25cm(A面)
18x25cm(B面)

徐悲鸿极重视素描,以“尽精微,致广大”的准则来指导素描的造型。细观这组写生手稿,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描绘这些动物时,通过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动物的形态与神韵。灵鹫尖锐的喙、犀利的眼神、遒劲的爪子,尽显其勇猛与霸气,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虽然素描是西方的发明,但《论语》中已经有了“绘事后素”的论点,在“求真”这一点上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统一的核心。


离婚文约及致亲属信札三通

纸本镜片

尺寸不一x4


此为徐悲鸿离婚文约及其所书信札三通。其中一通为徐悲鸿致蒋碧薇信札,内容为徐悲鸿告知蒋碧薇签署离婚协议书时间变更;两通为徐悲鸿致女儿徐静斐信札,两封信时间跨度很大,一封写于徐静斐小学时,另一封写于高中时,内容均为徐悲鸿对女儿的问候与关心,并为其学业提供帮助与建议。此外还有一件徐悲鸿、蒋碧薇的离婚文约,其中明确了徐悲鸿在离婚后付给蒋碧薇的赔偿款与子女的抚养费,并经由著名画家吕斯百、民主同盟创始人沈钧儒等人鉴证。这三通信札及文约颇为珍贵,对研究徐悲鸿的生平有着重要意义。




嘉禾艺术中心

JIAHE ART CENTER


2025/8/28 - 10/28

10:00-17:30 周一闭馆

尽微致广

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特展


嘉禾艺术中心

上海市徐汇区龙文路16号芒果广场D栋



021-64225281

www.jhpmzx.com




嘉禾网拍小程序预约购票


原价:39元

早鸟优惠:29元(限购时间8月18日-8月28日)

早鸟票可在展览期间任意选择观展时间,8月29日将恢复原价。